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關於周公瑾

周瑜字公瑾,盧江郡舒縣人,出身於淮南一個望族之家,曾祖父、祖父都是東漢的太尉,父親曾任洛陽令。周瑜從小精通音樂,能隨時察覺演奏者的失誤。但當時天下已亂,周瑜轉攻兵法,博覽經史,苦練武藝,決心為平定天下獻力。
二、《三國志》的價值與周瑜之地位
  《三國志》的價值,以裴松之所注最能彰顯其價值,因為陳壽所作的《三國志》正本中,並沒有志表,材料不足的結果,致使裴松之為其作注。陳壽為蜀人,在蜀未亡前便注意其史事,並撰蜀書。至於北宋雕版,魏、蜀、吳三書始合為一書,並改稱「三國志」。陳壽死後一百三十餘年,裴松之「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為《三國志》作了精彩的補充與註解。
  因此解讀《三國志》時,我們可以獲得更有系統且徵實的閱讀,也拜此賜,由體例、卷期等安排,更可以了解歷史人物的詳細事蹟。個人擬以若干史書排序順列來旁窺史書上的周瑜。
  (一)由體例排序看周瑜的政治地位
《三國志》‧《吳書》部份,共有二十章。因為陳壽為晉臣之故,所以對蜀、吳二國的領導者只以「主」稱,而無帝王稱號,殊可理解。在《吳書》部份,第七、八章所列之名臣將領,雖輔國有方,但多引退、左遷、死於權時,其功績限於吳境,未有大型戰事之策謀,亦無鼎足而立之機遇,故此類臣雖與周瑜橫越策、權二主,但未見其偌大功勳。又其功在鄉梓者多,是以其傳質性相類、相頡並列。至於吳書九,周瑜出,其傳與魯肅、呂蒙並列,其時正逢曹操「挾天子而掃群桀」,周瑜獻策,不懼曹君南臨,力主抗拒,於赤壁一戰,以寡擊眾,致三國鼎立之勢竟成,興吳之功,未在言下!公謹歷策、權二主,內政國防,皆有建樹,不若吳書七、八章者,因政治鬥爭而左降受懲者所在多有。是以周瑜之政治地位,不但達於「政通」,更美於「人和」。昔日程普見瑜不悅,時有齟齬,瑜謙恭禮敬、相忍為國,誠真政治家、真君子也。由《三國志》‧《吳書》體例編排見公謹的政治地位,頗堪玩味,與魯呂二君並排乃因於赤壁煙火,個人獨見三人並排意義在於:其三人均允文武,在內安國、在外定邦,忠信為主,儒將風範!
  (二)由卷期排列看周瑜的人臣質性
  由上文可見周瑜之政治地位,於此地乃涉於人臣的文化地位。政治、文化是國家存亡與否之二大礎石,政治若不安定,文化則隨之淪喪;文化若一日淪落,則政治亦難保一日、國危之機亦日復一日。漢末人臣無節,外戚宦官爭相傾軋,視皇廷為無物;東漢諸帝年幼早亡,致使宮闈混亂、國政狼犬。自魏立朝後,汗馬天下,意氣乾坤,民風為之開闊,文化尚及風骨,氣象遠邁前代。至晉則諛風又起,文人欲避其禍,則玄學起。然於東漢至於三國之文化風氣變革,劉季高先生喻為「『談論』的第三階段」。而周瑜被歸於「論帝王之秘策,攬倚扶之要最」之流別。劉季高先生以為,「赤壁之役,十分形象地顯示了漢末名士(談士)們『論帝王之秘策,攬倚扶之要最』一派,在研究行軍用兵之道方面所達到的高明程度」,又說:「…周公謹以孫策令文中給他的評價,及其與蔣幹的對話,蔣幹對他的品題,都可證明他最少是半個名士(談士)。」而同屬吳書九章的魯肅,也在劉季高先生的劃分下,歸於談論的第三階段的主人翁。因而在整個《三國志》‧《吳書》的卷期編排上,作者用心去歸納人物列傳的政治與其隱含的文化氣質,作一適宜的排列。否則以周瑜之賢能、與孫主之兩代交好、時間的相當,應可以與張昭並列,而不作此想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之外,顯然考慮到更多的個人特質。試想孫主兩代,若干年而已,江東才俊幾乎能出者即出,然則《三國志》‧《吳書》並沒有將周瑜向七、八卷(人臣列傳)的卷首去排,想來必有特殊的含義-因為周瑜與其他吳臣不同處,就是文化上的特出表現了。
  (三)軍事謀略略述
  身為半個名士,對軍事的佈署與見解又是如何呢?劉季高先生歸納出他的軍事理論出來:「張子布提出三大難題…從地形兵力,據事實立論,頗不亦駁斥。」但是,「周公謹首先揭出:『操非漢相,而是漢賊』駁倒第一道難題。以『北軍不習水戰,雖得劉表戰船與長江之險,卻不能利用。』破第二道難題。以『以十五六萬疲病之卒,御七八萬狐疑之眾,兵雖多不足畏。』破其第三道難題。」除此之外,周瑜更指出了對方的缺點:「一、關西未定,不能曠日持久,與我相持。二、天寒,馬無草。三、北軍不服水土,必生疾病。」這就是最能代表周瑜軍事才華的論辯史實,而在赤壁戰況以至結束,無不印證了周瑜獨到的眼光與大膽的謀略。
  (四)性格才藝附記
  周瑜有孫子所謂的「朝氣銳」,亦具備《司馬法》中所謂的「新氣」。所以在大敵當前,周瑜能穿越假象,神志清朗,料敵機先。正所謂「心細于髮,氣壯如山」、「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再者,「曲有誤,周郎顧。」可以現出周瑜除了殺伐謀略的天地之外,還有屬於個人方寸的音樂藝術陶養,正是允文允武的真實歷史人物。此外,正史對之讚譽者尚有:「性度恢廓」、「雅量高致」等言,足見周瑜在修身處世上的平衡與開闊。周瑜想必是能詩的,不能詩,如何能寫上疏、并傳後世?只是他的音樂敏銳程度,早早蓋過了其他的他的藝術修養;而軍事建樹,又使他的聲名傾向以軍事才能居首。周瑜的琴藝,說明了他細膩的一面,可供以內心的涵養、感性的舒發,這與嫻於文字藝術者有神似的效果,試想一個人無法平靜自己的內心,又如何關照詭譎難測的軍國大事?在藝術上,言周瑜得其慧性、借之於「定性」,未嘗不妥也。
三、《三國演義》周公謹圖像與比較目的
  《三國演義》的周瑜圖像,個人覺得以「諸葛亮三氣周瑜」的部份來作析評最具代表性。
  (一)諸葛亮三氣周瑜
  回目是: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精華摘要:周瑜,程普收住眾軍,逕到南郡城下,見旌旗布滿,敵樓上一將叫曰:「都督少罪!吾奉軍師將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周瑜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亂箭射下。瑜命且回商議,使甘寧引數千軍馬,逕取荊州;凌統引數千軍馬,逕取襄陽;然後卻再取南郡未遲。
  正分撥間,忽然探馬飛來報說:「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詐調荊州守城軍馬來救,卻教張飛襲了荊州。」又一探馬飛來報說:「夏侯惇在襄陽,被諸葛亮差人齎兵符,詐稱曹仁求救,誘惇引兵出,卻教雲長襲取了襄陽。」二處城池,全不費力,皆屬劉玄德矣。」周瑜曰:「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他拏住陳矯,兵符自然盡屬之矣。」周瑜大叫一聲,金瘡迸裂。正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未知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很顯然的,諸葛亮為使其主公拓寬版圖,使用陰謀並使周瑜中計而受傷,自己卻不廢吹灰之力而得兵符、拿城池,使周瑜保國護城之心遺憾落空。這幕諸葛雖巧而太過,而周瑜憤怒亦有其理。唯其瘡傷已重下亡命之因,周瑜因此而死,雖枉而不得不死耶!
  回目是: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精華摘要:玄德與孔明正行間,忽然江聲大雲,回頭視之,只見戰船無數。帥字旗下,周瑜自領慣戰水軍,左有黃蓋,右有韓當,勢如飛馬,疾似流星。看趕上。孔明教棹船投北岸,棄了船,盡皆上岸而走,車馬登程。周瑜趕到江邊,亦皆上岸追襲。大小水軍,盡是步行;止有為首官軍騎馬。周瑜當先,黃蓋、韓當、徐盛、丁奉緊隨。周瑜曰:「此處是那裏?」軍士答曰:「前面是黃州界首。」望見玄德軍馬不遠,瑜令併力追襲。正趕之間,一聲鼓響,山崦內一彪刀手擁出,為首一員大將,乃關雲長也。周瑜舉止失措,急撥馬便走;雲長趕來,周瑜縱馬逃命。正奔走間,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兩軍殺出。吳兵大敗。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瑜怒曰:「可再登岸決一死戰!」黃蓋、韓當力阻。瑜自思曰:「吾計不成,有何面目去見吳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於船上。眾將急救,卻早不省人事。正是:
  兩番弄巧翻成拙,此日含嗔卻帶羞。
  周瑜在此變成一氣極敗壞之人,尤其在意孔明之諷,計謀失敗復遭諷刺,確實使人難堪。尤其又是在眾軍官之前,早達的周瑜在本書中必然十分生氣,加諸羅貫中對周瑜的個人偏見,簡直使周瑜喪盡風度,尤其是因為孔明的一句話可以數度昏倒而急救,周瑜真是難看至矣!
  回目是: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
  精華摘要:敵樓上趙雲出曰:「都督此行,端的為何?」瑜曰:「吾替汝主取西川,汝豈猶未知耶?」雲曰:「孔明軍師已知都督『假途滅虢』之計,故留趙雲在此。吾主公有言:『孤與劉璋,皆漢室宗親,安忍背義而取西川?若汝東吳端的取蜀,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周瑜聞之,勒馬便回。只見一人打著令字旗,魏延從孱陵小路殺來: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餘里,皆言要周瑜。」瑜馬上大叫一聲,箭鎗復裂,墜於馬下。正是:
  一著掑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
  派趙雲守城並與周瑜對話,這其實是莫大侮辱。羅貫中安排趙雲出現實在重重的踩下周瑜的尊嚴,而羅貫中不只要踩下他的尊嚴而已,還要剝奪他死亡的尊嚴。孔明安排周瑜上致命的惡當,完全沒有顧念蜀吳聯姻之情,若說「假途滅虢」是周瑜的惡計,則「借刀殺人」便是孔明的絕策。一計狠似一計,使周瑜氣憤難堪而亡。
  由本文上下可解周瑜形象差異實在太巨,幾近於扭曲狀態,於是我們當思考這種形象的突變是來自何方、出於何意。《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成功,並非沒有傳承,除了羅貫中本人的博學之外,更參酌了《三國志平話》、雜劇情節,當然還有想像力與奇特的筆力,以構成《三國演義》這部影響三國正史的丕世文作。前人研究成果中,大膽揣測羅貫中溢美孔明的原因是:羅氏身處北方、異族統治、大志難伸而鬱結不平,故使北興中原、致力最多的孔明,揮毫而成一位能測風雲、忠心護主的人臣。
  但是羅貫中的寫作動機是耐人尋味的,其一,吳蜀都有中興匡復之志,若沒有周瑜,則沒有赤壁之大勝;其二,即使要揚孔貶周,也無須以抹黑的手法使之偏離史實。雖然羅貫中的文筆殊為生動,但是他的寫作脈絡,個人並不見有家國之愛。如果羅氏是以創作市場為導向而寫作,誰又是主流的閱讀者呢?普羅大眾喜閱讀《三國演義》,不少是感於其中人物的肝膽義氣。在周瑜短短的一生中,要杜撰他的缺失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劉季高以為周瑜最大的錯誤是打贏了赤壁之戰,使得天下紛亂持續、百姓飄離。然此原因可說是莫須有,亦不足構成羅貫中在筆下顯示出對周瑜深惡痛絕的理由。可是羅貫中以他的文與筆,誣陷了周瑜一千多年。除非是作者將內心的深沉缺點轉嫁到一個完美人格的人物身上,以求平衡與解放。小說家是杜撰者,寫實寫虛僅需一筆在手。然小說家也是人,在我們邏輯不出小說家的創作意圖的時候,我們有二條路可供選擇:一則是順從小說家的意願,把作品就當作品研究;二則是由人性的角度切入,了解小說的創作者及其作品會出現如何的化學變化。
  我們絕不能忍受視小說為小說而讀的單一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小說與人性不能分割,我們想更了解人性有怎樣的可能?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成為一個小說家或更明白庶民文學的高貴情意。
四、小說與正史的落差與其價值性
  《三國演義》寫周瑜的部份,有很明顯的國別界限或是嫉妒。羅貫中博學多覽,自是明白正史中周瑜是真君子、政治軍事家。因而我個人不免要用「剷平主義」的中國人習慣,去邏輯羅貫中的寫作動機。
  剷平主義的意義非常簡單,不是剷別人的意識/行為,就是剷自己的意識及行為。剷平主義是中國人的國家概念,也是社會規則。
「任何『個體化』不發達的情況,都會有要求大家必須一樣的壓力。因為在『個體化』不發達的情形中,個人的自我價值,是必須不斷地與他人比較才能確立的。」沒有自信的人使用「忠告」或是「蕭規曹隨」使之他人與我相同,或自己與他人相同;自我意識較強者,威迫利誘甚至暴力行為都可能出現,目的還是「要對方和我們一樣。」那麼,這與羅貫中有什麼關係?又和周瑜有什麼關係呢?個人以為他們是很不一樣的,前者寫作度日,後者羽扇綸巾,風采何止相去千里?如果羅氏完全不了解周瑜,就沒有必要寫壞周瑜;如果了解周瑜,就很有可能嫉妒周瑜。周瑜的際遇之佳、風采之好、天資之穎悟,在吳國足以傾倒所有臣民。加諸其寬闊大量,雍容自若,說是三國目光的焦點亦不足為過;羅貫中惜生於元代,漢人是魚肉牛羊,得以享譽文壇而安享天年者,就是一大福壽了。但是,周瑜的天縱完美是苦人心中的痛恨,借筆殺一殺周瑜的銳氣,不失是身心得以平衡的方法。而這便是活人與死人之間的剷平主義。在野史上,借筆鏟除對手光環的人所在多有,厭惡雍正的人,就說他培訓「血滴子」害人;忌乾隆的人就說他出於海寧陳家,是漢人血統。但是真實的雍正,勤政愛民、文采爛然;真正的乾隆,開朗志壯、文化之軸。然而為什麼許多著作專門抹煞他們正面的形象?甚至扭曲捏造、悖理離真?因為剷平主義的源頭除了自我意識不足外,還有自卑所衍生的嫉妒。而周瑜是有讓人羨慕的資格的。
  我們找不到羅貫中創造惡周瑜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由人性去試想借筆「移」人的機率,是合於情理、並且可以檢驗的。當然,《三國演義》本身的價值是定然不許抹滅的,其寫兄弟情義,可感動天地;寫諸葛慧人,神乎奇技;寫戰爭,滂然有聲;寫尋常人物,又能善處其境。在描述事件上有條不紊,擺脫了話本的生澀,也開啟了後世小說對於「生動」的要求。
五、結語
  用非《三國演義》式的眼光看周瑜,可思其壯氣逸姿、笑滅強虜的益智。以《三國演義》的角度看周瑜,可以深思小說家創作的內因外緣,此間雖不必然,卻有「應然」之想。史實之珍貴,由《三國演義》之編造撰寫,可知其影響後世甚巨!參考書目:1.《三國志》 陳壽撰 裴松之注
參考資料 奇摩搜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512514

龐統孔明的事實真相

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生於西元一八一年,卒於西元二三四年(蜀漢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四歲。在三國歷史中是赫赫有名的軍師。  孔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隱士,與龐統並稱「臥龍、鳳雛」,亦有人說是伏龍。與弟弟隱居在南陽避開戰禍,但由於劉備的三顧之情,這才不得不起身。  在孔明初出茅廬時,就立下一場場戰功,為劉備建下良好基礎。在赤壁之戰,孔明與周瑜的合作,使得曹操水軍在火計中敗退下來。有沒有「祭東風」是不確定的,可以知道的是,他在此一戰中,規畫戰略時間與和周瑜共商討,都十分重要。  同樣的,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仍然不符合史實。「三氣周瑜」、「借東風」、「空城計」、「八陣圖」等,在正史中都沒有記載。不過孔明將兵法發揮得淋漓盡至,這些倒是有目共睹。幾次魏軍的追擊,以及吳軍的壓迫,都在孔明的機智之下化解一場又一場的危機。吳軍後來崛起的人才──陸遜,才能不亞周瑜,也同樣無法勝過孔明的判斷能力。只是在後來,孔明用馬謖,以致失守街亭,大概就是他人生一大敗處。  最重要的就是與司馬懿的對峙了。在演義中描寫到了孔明對於司馬懿的忌憚,兩人在正式交鋒後,也在五丈原(今陜西眉縣西南近)一戰畫下模糊句點;能看得出的是,若孔明沒有病死,或許歷史又會有所不同。只是孔明與司馬懿事實上才能很難分出高下,畢竟兩人的處境都各有不同。  演義中,孔明如是鬼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實際上的孔明雖為舉世天才,但也並非完美。孔明在人們的印象中,不外是「忠心耿耿,愛軍愛民,精通兵法,無人能比」,甚至是大大有肚量的好人,但在另一方面來看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演義上,作者犧牲周瑜作對比,讓孔明成了頗有肚量,而周瑜成了小人的一個刻版印象出現。由於正史上的周瑜根本是和其描寫完全相反的,因此,孔明的柴桑口弔周瑜,是否有些為察軍情而做作的感覺?另外,孔明亦比周瑜更會妒才;據說當時曾有一個叫彭羕的人為龐統所薦而作官,孔明卻在劉備面前說了幾句話,讓劉備疏遠彭羕,甚至流放貶官;彭羕在抱怨後被殺了頭,而劉備仍不知情。另外,還有個叫廖立的人,被劉備重用,不過在劉備死後,孔明卻開始排擠他。此外,孔明為己而埋沒的人才仍不知凡幾。  在上述話語中,似乎孔明已被貶低,不過,孔明仍是個很有價值的歷史人物,為他所留下的「連弩」,雖後為馬鈞所改,但仍有所歷史意義,加上人本會有缺點所在,妒才自是正常現象,因此,孔明這麼有特色的厲害人物,在未來幾年也還很難落漠。
註:馬鈞,為製早指南車的人,後來改造孔明發明的「連弩」機。
  附:孔明與周瑜的情誼
  在謀士簡傳「周瑜」中有提到有關這兩人的情誼;事實上,奸詐帶狡猾的孔明,也是與周瑜十分要好,但願誠心相待的。在他與周瑜合作時,俸周瑜為兄長的孔明,常和其兩個人晝夜不休的談論天下時局與軍戰大事,跳過主麾界限,這兩人可說是無話不說的真心兄弟。只是,效忠的軍主一旦不同,就什麼也沒有了。孔明與周瑜的對立總是遲早,這兩人不必說,都已知道。「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不只訴說周瑜感嘆有孔明使他無法讓孫權吞蜀打天下,還表示出,他遇上孔明這個知己,讓他哀痛,因為兩人都是要交手的,總要反目成仇。對孔明來說,大概也是「既生亮,何生瑜?」了。周瑜為了天下大事,不得不下令追緝孔明,兩人的戰火爆發,不可收拾,看破茫霧後,兩人正式全力鬥智。輸的是周瑜,這或許已是定數。若這兩人非對立,友情上,是很可敬的。要說周瑜是不如兄弟的大哥,不如說孔明是反將大哥一軍得兄弟......  (謀士都是奸雄,周瑜不外乎也是,但,孔明總是略勝一籌吧。)
  附:孔明小傳
  小時候,孔明父母早逝,他便跟著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十七歲時,玄卒,孔明便和弟弟諸葛均到隆中臥龍崗搭草廬隱居。在建安十二年(西元二o七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時,孔明才只二十七歲。(另外,沒和孔明交到鋒就英年早逝,使得魏在赤壁大敗的郭嘉,初出茅廬時也是二十七歲。)後來得到姜維為傳人,傳其畢生所學,只是時間上不為盡用罷了。
稱號
軍師──在博望坡首次帶兵立功時劉備之俸
丞相──劉備以孔明為相建國,直到後主劉禪仍是
臥龍(伏龍)──隱居隆中臥龍崗之自稱與人尊稱
註:隆中,今湖北襄陽之西北近
親人
祖.諸葛豐(任漢司隸校尉)父.諸葛珪(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兄.諸葛瑾(孫吳麾下)弟.諸葛均子.諸葛瞻孫.諸葛尚岳父.黃承彥
 
重要事蹟年表
靈帝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年)──諸葛亮出生
獻帝建安三年(西元一九八年)──與弟在臥龍崗隱居
獻帝建安十二年(西元二o七年)──被劉備請為軍師
魏明帝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吳大帝黃武六年(西元二二七年)──開始北伐
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吳大帝黃武七年(西元二二八年)──街亭之戰用馬謖失守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大帝嘉禾三年(西元二三四年)──卒於五丈原
參考資料 http://www.mlsh.tp.edu.tw/class/101/s_02.htm

歷史上真的有三國志上的這些人物嗎??

曹操字孟德東漢的丞相.與劉備一起討伐黃巾賊,自此成名.黃巾之亂結束後,董卓亂政,曹操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被眾諸侯推薦為副盟主,與袁紹一起指揮眾諸侯作戰.討伐董卓的盟軍解散後,諸侯便割據一方,開始群雄互相爭霸的局面.後袁紹率領十萬大軍征伐曹操,當時曹操只有一萬軍,理論上曹操是很大機會會全軍覆沒.但曹操利用原是袁紹手下的降將許攸的計策,派軍隊消袁軍的糧食-烏巢.使得反敗為勝.自此袁紹軍便開始瓦解,曹操便一鼓作氣地擊敗袁紹,平定北方.曹操平定北方後,便養精蓄銳,準備南征.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先攻佔了荊州,後駐軍江陵,向孫權軍開始展開攻擊.但曹軍來自北方不熟水戰,故首先敗陣.後中了黃蓋的詐降計及龐統的連環計,在赤壁中敗給周瑜和諸葛亮,使原本的二十萬軍,只剩數千人.自此戰後,曹操便無力南下了.後曹操殺了東漢征西將軍馬騰,將其子馬超擊退.被眾臣向獻帝推薦為魏公魏王.後於六十六歲病逝,其子稱帝後被追封為魏武帝.諸葛亮字孔明蜀漢丞相,本隱居於襄陽臥龍崗,因曾受劉備三顧之思,故出山相助.曾在博望坡以火攻大破夏侯惇所率領的十萬大軍,從此曹操不敢正視劉備.劉備死後,南蠻王孟獲率兵侵益州.諸葛亮親率大軍鎮壓,將孟獲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歸降,命其繼續守衛益州南蠻.為北伐奠定了一大基礎,自此南蠻在蜀漢統治其間不曾再發生戰爭.諸葛亮南征回歸後,養精蓄銳,準備北伐.他曾向後主奏上出師表.表略說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要勤理國政,並向他推薦了董允等人.諸葛亮曾六次北伐,但大多都無功而回,有一次他收得姜維收徒.因積勞成疾,諸葛亮最後終於病逝五丈原.周瑜字公謹東吳水軍都督,為孫策及孫權兩兄弟效力.盧江舒城人,自小與孫策相識,後孫策請他共同收取江東.他助孫策攻佔了建業及吳會等地,並收得猛將太史慈.自此孫策兵多糧足,手下精兵良將無數.周瑜又向孫策推薦了江東二張-張昭和張絃,幫助孫策治理內政事務.曹操統一北方後,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周瑜與諸葛亮共議破曹之策,兩人都決定以火計燒曹軍戰船.諸葛亮答應借東風以助火攻.周瑜自知計謀不及諸葛亮,屢次想殺他,但都被魯肅阻止.赤堅之戰後,周瑜大敗曹操,使其威名遠播.周瑜想乘勢攻佔荊州,他用了許多計策攻打江陵,最後大破曹仁於樊城.但諸葛亮始終棋高一著,他用詭計佔據了荊州.周瑜又想將孫權之妹嫁給劉備,使其遠離關張等人.不過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計謀,將計就計,使得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後周瑜於三十六歲的壯年便與世長辭了.關羽字雲長蜀將,劉備結義的二弟.劉備派他守衛荊州,負責防禦魏吳的進攻.呂布奪走徐州後,劉備三兄弟失散,關羽為尋兄,暫投曹操.其間曾助曹操斬顏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使曹操更想收他為屬下.他知道劉備在袁紹處,便向曹操要求離開,但曹操愛才,便不給他晉見.關羽知道曹操不想放他走,便過五關斬六將,去和劉備會合.劉備做了漢中王後,封他為五虎大將之首,並命他進攻襄陽.曹操知道蜀軍犯境,便派大將于禁及先鋒龐德抵敵.但後來關羽用計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但後被呂蒙擊了荊州,被孫權斬首.其子關興及關索也為蜀漢大將效力.張飛字翼德蜀漢大將,劉備結義三弟,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呂布攻佔徐州後,他駐守汝南,打探兩位兄長的消息.劉備三顧草盧後,請得諸葛亮相助,於博望坡大敗夏侯惇.曹操親率大軍復仇,劉備便打算撤退.走到當陽時,曹軍到,將劉備軍打散,張飛等保護劉備殺出重圍.曹軍追到長阪橋,張飛單騎出迎,大喝三聲,曹操軍中人人喪膽,曹軍便撤退了.劉備取西川,派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守荊州.軍師龐統陣亡後,劉備向荊州請援兵.諸葛亮分張飛走陸路,自與趙雲走水路.途中,張飛遇到大敵嚴顏,與其對峙多日.後張飛使出一條計策,詐取走捷徑,用真假張飛敗嚴,使其誠心投降.關羽被吳都督呂蒙殺後,劉備率大軍報讎.張飛也從巴西領一軍到江州會合,後因鞭打部下,而被其殺.其長子張苞也是蜀漢的武將,助諸葛亮北伐有功,後因追捕敵將趺落溪澗而死.次子張紹是蜀國侍中,與後主一起投降.趙雲字子龍蜀漢之將,五虎大將之一.曾經是袁紹和公孫瓚手下,但均未得意.後投劉備,成為與關羽張飛齊名的猛將.劉備於新野敗給曹操後,劉備與大量民眾一起撤退.劉備命趙雲保護老少,但趙雲與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劉備阿斗失散.趙雲奮不顧身,衝入曹軍中,找回甘夫人和阿斗,殺了曹營武將五十多員,並奪得青釭寶劍.劉備引兵西征益州時,命他守江陵.孫權亦乘機取回孫夫人,趙雲知此事後,即率兵追捕.終於趙雲都追到吳船,他與孫夫人爭辯一番,乘亂奪回阿斗.但吳船將到東吳的國界,趙雲孤掌難鳴,辛得張飛引戰船趕到,與趙雲及阿斗回荊州.後隨諸葛亮南征北伐表現出眾,後於北伐其間病逝.其子趙統及趙廣亦為蜀漢效力,後隨姜維出征,死於沓中前線.張遼字文遠魏將,曾為丁原、董卓、呂布、曹操效力。呂布敗給曹操後,被曹操的誠意所感動,所以投靠曹操,被封為校尉。赤壁之戰後,負責守衛合淝。曹操進攻漢中時,孫櫂率廿萬大軍北伐。當時合淝城士兵只有大約八百人,但張遼使出誘敵之計,使吳軍先鋒遠離孫權,終於殺得吳兵大敗。自此,張遼威名遠播,話說”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曹操死後,曹丕率大軍伐吳,命張遼為先鋒。東吳徐盛以疑兵之計,大敗曹丕。曹丕撒退,吳將丁奉追擊,張遼與丁交戰,被其冷箭射中,傷重身亡。馬超字孟起蜀漢大將,五虎大將之一.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父親是東漢的征西將軍涼州牧,後曹操以獻帝的名義而被召入許昌,被曹操所斬.馬騰被斬後,其子馬超決定為父報讎,起盡西涼大軍,正取長安.與曹營大將許褚決戰不分勝負,又殺得曹操割鬚棄袍.曾經佔據了長安及潼關等地,但後來中了賈詡的離間計,與叔父韓遂不和,使曹操反敗為勝.自此馬超就去投靠了漢中太守張魯.劉備與劉璋反目後,劉備率大軍攻打西川,劉璋與張魯重新結盟.張魯派馬超去攻打葭萌關,劉備急與張飛去守關.馬張二人曾挑燈夜戰,殺得難分難解.劉備知道馬超勇猛,便想收他為將,他派李恢向馬超陳述利害,使馬超投降.諸葛亮南征時,他被派鎮守陽平關,防止魏國乘虛興兵入川.諸葛亮南征回來後不久病逝,使得諸葛亮在北伐時又少了一位大將.呂蒙字子明吳將,為孫策及孫權兩代效力.是繼魯肅之後,東吳第三代都督.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後來經孫權和魯肅的激勵,發奮讀書.三日後魯肅來探望他,與他談話的時候,覺得呂蒙已經變得有學問,讚他說已經不是以前的呂蒙了.所以,有吳下阿蒙的成語.他升任都督後,所有軍事上的問題,孫權都向他請教.曹操派滿寵為使,要求一同進攻荊州.呂蒙便覺得這是收回荊州的大好時機,所以便請求出兵.後來,他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陸遜字伯言吳將,是孫策的女婿,後為東吳放力.赤壁之戰時,被孫權任命為先鋒,與太史慈合組一軍破敵.呂蒙殺死關羽後,劉備率大軍伐吳,吳軍連連戰敗,孫權心中甚憂.闞澤向孫權推薦陸遜為督抗蜀.孫權即命為輔國將軍,指揮軍隊抵敵.後陸遜於猇亭火燒劉備軍營七百里,還回頭擊敗乘機入侵的魏軍,使孫權對他敬佩萬分.後更封為大都督.諸葛亮北伐勝仗,派人往東吳使孫權同時出征魏國.孫權便以陸遜為上將軍,並同朱桓等人出征.魏帝曹叡派曹休迎戰,但曹休聽從詐降的周魴的計謀,引兵出戰,使陸遜有機可乘,殺得魏軍大敗.曹休回洛陽後亦傷重身亡.陸遜死後,其子陸抗也為吳國效力,但被吳末帝以私通敵人為罪被斬.姜維字伯約原是魏將,後投蜀漢.諸葛亮北伐時,是諸葛亮的得力助手.諸葛亮死後與蔣琬、費禕等成為蜀國的柱石.諸葛亮北伐時,與曹真對峙了許久,也不能取勝.姜維向諸葛亮獻上一條計策,詐稱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願和曹真裡應外合.曹真相信姜維,派大將費耀為外合.但可惜,魏兵大敗,將軍費耀身亡.諸葛亮死前,將所編兵書共24編,傳給姜維,希望他可以繼成復興漢室的遺願.諸葛亮死後,大司馬蔣琬及大將軍費禕一直反對北伐中原.此二人在世時,姜維曾四次北伐,但多無功而回.二人死後至蜀漢滅亡短短十年間,姜維曾五次北伐,使蜀國國力大退.後主投降後,他曾詐降鐘會,希望能復興漢室,但失敗,被亂軍殺死.漢昭烈帝 劉備 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吳大帝 孫權 孫權字仲謀,三國吳帝國的創建者,孫堅次子.聰明機智十四歲便隨兄長孫策轉戰,參與平定江東.孫策猝亡後,孫權接掌江東.再一代名將周瑜的輔佐下領導東吳在赤壁戰勝曹操.使天下成三國鼎立之勢.北拒曹操,西抗劉備.為一代明主.孫權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剛,有勾踐之奇;這方面又超過了曹操,劉備. 但稱帝後,變得剛愎自用,寵信小人,猜忌群臣.終給身後東吳留下禍根.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卓年幼時已勇武非常。漢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當黃巾起義時,朝廷任命卓為中郎將,以平民變。但兵敗,被革職。後因西涼韓遂起兵,朝廷再命卓為將討之。 當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時,卓應進之請入京協助。但卓未至而何進先被殺害。當京城大亂時,卓乘勢以勤王的名義入洛陽。為了樹立威信,卓決定廢少帝而另立陳留王為天子。大部份王公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唯獨執金吾丁原反對。董卓遂以利誘其部下呂布殺原。原死後,董卓吞并其軍,至此京城兵權唯在卓手。 董卓大權在握後只懂淫亂宮廷、殘害百姓。他喜用殘酷手段對抗異己。當山東諸侯聯軍討卓時,他決定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有千年歷史的洛陽便成為一片頹垣敗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呂布設計暗殺董卓,結束其殘暴的一生黃忠字漢升,南陽人。荊州牧劉表以其為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以忠守長沙。後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入蜀。 建安二十四年,黃忠於定軍山斬魏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劉備於同年自封漢中王,拜忠為後將軍。明年黃忠病逝。
相關詞:
諸葛亮與周瑜,
諸葛孔明與周瑜,
諸葛亮周瑜,
周瑜三殺諸葛,
諸葛亮,
諸葛亮兵法,
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傳,
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
諸葛亮傳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207722

有關諸葛亮兵法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日,入太廟,南面而立;將北面,太師進鉞於君。君持鉞柄以授將,曰:「從此至軍,將軍其裁之。」復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凶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鬥。故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矣。此篇諸葛亮闡述了三大重點~一.對將領絕對的授權自古以來,主帥能否行使絕對的兵權往往左右著國家的生死存亡。不論是孫子,吳子,太公望,都有相同的見解,証明了將帥能否有絕對的兵權的重要性。以下用有名的三國故事作一個說明好了~三國時代,魏國新城太守孟達秘密連絡諸葛亮打算反魏。諸葛亮打聽到司馬懿被魏主召見,重新授於兵權,便提醒孟達要步步為營,務必要小心慬慎。誰料到孟達認為司馬懿若要發兵討伐自已,必先上書給魏主,往返需要半個月,從自已的駐地趕往新城,又要半個月左右,篤定司馬懿至少要一個月才能攻到自已的駐地,所以不把諸葛亮的叮嚀放在心上。不料司馬懿一接獲孟達欲反的消息,並沒有上書給魏主,反而馬上出兵日夜兼程直攻新城,只花了八日,孟達便在防備未全的情況下,兵敗殞命,遭斬首。司馬懿在此戰役中,充分表達出「權變」 的重要性,並且了解「兵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魏主在這方面,也絕對是強勝蜀主很多的,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魏主給予主帥的權利,是絕對大於蜀主,從魏主很少召回對蜀作戰的將領便可見一班。二、戰術的訂立此處諸葛亮只提出「進退唯時,不由君命」,只是強調「作戰靠專家的專責分工」,藉此重申「君主授權(絕對的兵權)」的重要性。三、與兵眾同甘共苦這邊諸葛亮提出領導的大原則,有點類似當兵時長官所說的「帶兵帶心」。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聽起來好像老生常談。但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作戰時,「斗志」的重要性,遠遠超出所謂的兵力差,如何讓「斗志」可以更進一步提高,沒有所謂的速成法,全賴平常生活所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吳起,算是跟孫子齊名的名軍事家。我有讀過他一個小故事,內容是敘述,吳起有一天巡視營區,看到一個士兵身上長瘡,痛苦不堪。吳起就蹲下幫這位士兵把膿瘡裡的膿吸出來(沒錯,就是這麼髒),事情後來傳出去,大家都覺得吳起是個愛護士卒的好長官。事情也傳到了該士兵的母親耳中,沒想到,那士兵的母親一點也不開心,反而很難過。有人就問她:「妳兒子只是小小的士卒,將軍為他吸膿瘡,是很榮幸的,妳為什麼這麼難過呢?」母親回道:「這孩子的父親,當初也是在吳將軍底下做事,吳將軍也是幫他吸膿瘡,後來為報答吳將軍,戰死沙場了,看來我這孩子會步上父親的後塵」。註:吳起的戰績是76場,全勝64場,其餘平手。看完這典故後,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收買人心的舉動,但不可否認的,「同甘苦,共患難」,簡單來說,就是把「兵」當做「人」來看,而且是當作身邊很重要的人來看,所謂的「革命情感」才會養成,也才能發擇超過本身的作戰能力。
參考資料 將苑,其他看過的兵法,歷史故事,自已的心得
2006-05-17 12:07:24 補充
出師原文是字太多懶的打,我用貼上的~網址如下http://home.pchome.com.tw/life/hao321/Chiangyuan1.htm
2006-05-17 23:05:29 補充
我對三國比較有興趣押,就用三國的典故囉~要不一樣的也行~唐朝衛國公李靖平突厥一役,也是一個不錯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例子~李靖受命平突厥,頡利可汗不敵,退走鐵山,並遣使者去向太宗請罪。這次的外交行動,太宗允許頡利可汗的請降,並派唐儉等使臣前往慰諭。然而,李靖卻在此時下令挑選精兵一萬襲擊突厥。部下覺得很懷疑問道:「皇上允許突厥歸附,而且使臣團也都在突厥那邊,這麼做妥當嗎?」李靖卻說: 「機不可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可是平突厥千載難逢的機會押!」
2006-05-17 23:08:21 補充
當時,頡利可汗本以為唐朝使臣團來了,原以為李靖會休兵,不料李靖的大軍,卻趁大霧以奔襲之姿來襲。頡利可汗連防備工事都來不及準備,就潰不成軍。突厥因而被平定。這則故事,除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運用外,也包含了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手段。我原本是想以這個為例子的,不過我覺得跟呂蒙襲荊州一樣,有點背棄盟約的嫌棄,所以才用司馬斬孟達的例子。反正孟達本來就是個小人,我也不用可憐他~
相關詞:
諸葛亮的兵法,
諸葛亮領導兵法,
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看法,
諸葛亮的看法,
周瑜與諸葛亮,
諸葛亮心得,
諸葛亮的戰役,
諸葛亮的故事,
劉玄德三訪諸葛亮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51700100

諸葛亮的小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西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佔據北方 ,蜀國佔據西南方,吳國佔據南方。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 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紮下營地,伺機攻打。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麼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是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斬首。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麼多箭,用 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準備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並插滿草,諸葛亮並一再要求魯肅為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為諸葛亮準備好船和其他必需的東西,可是並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可是第一天並不見到他有什麼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大家都為諸葛亮捏一把汗, 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就沒命了。 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隻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幹什麼?”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魯肅大惑不解地問:“到哪里去取?”諸葛亮笑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於是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裏,大霧漫天,水上的霧氣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 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呐喊。魯肅嚇壞了,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 三百余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了”。諸葛亮卻笑著說:“我敢肯定 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裏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擂鼓呐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因為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於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呐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紮滿了箭。這時候,諸葛亮命令船隊掉轉身,把沒有受箭的一側面向魏軍,很快上面也紮滿了箭。 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紮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 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懊悔極了。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 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里弄來了十萬支箭。
參考資料 http://gb.chinabroadcast.cn/chinaabc/chapter16/chapter160506.htm
相關詞:
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
諸葛亮兵法,
周瑜與諸葛亮,
諸葛亮心得,
諸葛亮的戰役,
諸葛亮的典故,
劉玄德三訪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看法,
諸葛亮為何字孔明

諸葛亮的軍政思想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諸葛亮(西元一八一~二三四年),字孔明,在魏、吳、蜀漢爭霸的三國時代,任蜀漢軍師,表現驚人。年僅27歲,就被劉備以「三顧茅廬」之禮,請去當他的最高戰略顧問,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三分天下」之計,並且終生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不懈。西元二二一年,蜀漢建國,他就當了丞相,劉備死後,其盡心輔佐劉禪,充實國力。西元二二七年,呈出師表,從事北伐。六出祁山,宿願未成,於西元二三四年,和魏軍對峙中,死於五丈原。敵將司馬仲達,在蜀軍撤退後,巡視蜀軍的陣營,曾經讚歎孔明實為一個軍事奇才。唐代大詩人杜甫寫詩稱道說:「諸葛大名垂宇宙。」這句詩說的是諸葛亮一生的努力作為和崇高的精神品格,對後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景仰和尊崇。清初的果親王就是摘取杜甫的這句詩,以遒勁的筆力題寫下匾額「名垂宇宙」,至今還高懸於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前正中門廊之上。歷代統治階級和人民也許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諸葛亮在歷史上的貢獻,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諸葛亮忠貞冠世的高風亮節,和他那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著實令人感佩。儘管諸葛亮終生致力於謀求天下統一的事業未能成功,仍然受到人們極大的景慕與讚歎。沒有一位政治家或軍事家能夠像諸葛亮一樣,得到當世以及後世高度的褒揚和讚譽。從諸葛亮之死引起當時人們無限的悼念,以及其後一千多年間,不少地方先後為他建修祠廟的情況來看,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重要戰役概述 一、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又一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次大戰,孫、劉聯軍以5萬兵力大破曹軍二十多萬,迫使曹操兵敗北還。這一戰役的勝利,證明了諸葛亮在隆中的戰略規劃中聯孫策略的正確。這次大戰的結果,初步決定了曹、孫、劉三家分立的形勢,正如諸葛亮分析孫權時所預料的,「鼎足之形成矣」。二、南征夷越 劉備死後,經過近兩年的「閉關息民」,諸葛亮把內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好之後,也就到了「民安食足而後用之」的時候了。這時,諸葛亮一改對南中「撫而不討」的策略,再也不能容忍雍闓等叛亂勢力繼續猖獗下去了。再說,諸葛亮很清楚,南中叛亂不解決,後方不安定,就根本談不上進行北伐,這正如〈後出師表〉中所說的「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南征勢在必行。和撫政策 對西南民族地區實行「和撫」,這是諸葛亮隆中戰略的既定方針。在平定南中叛亂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採用「攻心」戰術,實際上也不過是用軍事手段來貫徹此一方針,以便在軍事結束之後,使其得到更好的貫徹和執行。但是,為了推行此一方針,無論在戰前或戰後,諸葛亮都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在戰爭期間,他對叛亂頭目中凡能夠爭取的,他都儘量爭取,即便是像高定那樣「恣睢」妄為的倡亂首惡分子,他也想「歸首以取其生」,只要高定投降,就讓他活下來。雍闓固然是自取滅亡,要是能夠投降的話,恐怕諸葛亮也不會殺他。而對孟獲的縱擒也足以說明諸葛亮用心之苦。不要說在征南之前,越雟郡將焦璜被殺,益州郡太守正昂遇害,繼任太守張裔又被流放,特別是諸葛亮忍痛殺常房子以安朱褒,更見其苦心所在。而在征南之後,諸葛亮任用的益州郡太守王士、越雟郡太守龔祿,也先後「為蠻夷所害」。雖然如此,諸葛亮還是沒有感情用事,仍從大局出發,堅決按照「和撫」的方針去做。以夷制夷 諸葛亮在戰事結束之後,首先就採取了「即其渠帥而用之」的政策,儘量任用當地各方面有影響的上層人物,只要他們是擁護蜀漢中央政權的,就讓他們擔任南中地區各級政府官吏,有的還準備選拔到中央任以要職。諸葛亮這麼做,固然是為了增進民族團結,以便更好地治理南中,同時也是改革東漢長期以來用漢人統治少數民族,實行殘酷壓榨的弊政。可是在當時,卻有人對諸葛亮這一政策無法認同,認為這麼做實在太危險了,建議諸葛亮還是用漢人可靠些。對此,諸葛亮從實際出發,分析了留漢人來管理南中有三不利:若留漢人,必當留兵,兵留少了不行,留多了則吃的就成問題,此其一;經過這次戰亂,夷人父兄多有死傷,若留漢人不留兵,必然釀成禍端,此其二;夷人常有自相攻殺之罪,疑心又重,即使秉公而斷,對漢人也終不相信,此其三。鑑於此三不利,諸葛亮決心採取「不留兵,不運糧」的辦法,讓南中各兄弟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使這一地區形成一個「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局面。顯然,這是諸葛亮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又根據民族地區特點所採行的一項措施。在這一點上,充分反映出作為政治家的諸葛亮,既謹慎行事,又富有魄力。由於諸葛亮對南中實行和撫的民族政策,在平叛中採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做法,在平叛之後,又尊重南中民族風俗,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對維護西南各民族間的傳統友好關係和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是有重大貢獻的,因而千百年來南中各族人民對諸葛亮寄予深切的懷念。從南中地區流傳至今的許多生動故事中,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後來諸葛亮逝世的消息傳來,西南「戎夷野祀」,各族人民對他均表示了深切的哀悼,足見諸葛亮在西南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無怪在南中的不少地方都修了祠廟來紀念他。不僅對諸葛亮如此,對執行諸葛亮和撫民族政策卓有成效的馬忠、張嶷等人亦是如此。這充分說明,凡是給人民辦了好事的,人民總是不會忘記的(註三)。諸葛亮之所以較諸其他時代政治家對民族地區的治理要高明些,大概也正在於他能夠較為注意民族地區的特點,以及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不照搬中原的規範,以達到「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目的。唐代大政治家裴度就對他處理民族關係「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極為稱道。唯其如此,諸葛亮的形象在西南各族人民心中歷久不衰。三、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建興六年,這次北伐,按諸葛亮的布置,兵分兩路:一路以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進據箕谷(褒城縣北),揚言從斜谷道去攻打郿縣(今陝西郿縣北);而另一路,則由諸葛亮親率主力諸軍向西北攻打祁山(今甘肅西河縣西北),在取得隴右之後,直指關中。果然魏明帝上了當,在他得知蜀軍進攻後,急令大將軍曹真調動關右諸軍屯守郿縣,堵截趙雲、鄧芝。這樣一來,魏國的關中兵馬大部分被諸葛亮用一支偏師牽制在東邊了。嚴格訓練的蜀漢大軍「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一時軍威大振,使魏國朝野為之恐懼。當諸葛亮順利進入祁山時,兵鋒所至,隴西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叛魏應亮」。隴西三郡紛紛投降之後,關中大為震動。這一下,魏明帝坐不住了,急忙趕到長安,調集5萬生力軍,命右將軍張郃率領,殺奔西邊來堵擊蜀軍。諸葛亮得知消息,他相度地形,正考慮要派一員先鋒大將去守住咽喉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時,他左右的人差不多都不謀而合地建議,最好派久經戰陣的宿將魏延或是吳懿去擔當這一重任。可是諸葛亮偏偏選用了參軍馬謖,而以裨將軍王平為副將,隨馬謖領兵去把守街亭。豈知諸葛亮這一「違眾拔謖」的結果,不僅在當時使他感到非常遺憾,而且留給了後世一個很值得借鑑的歷史故事。由於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守街亭,牽動全局,曹真在東面又發起攻擊,打敗了趙雲、鄧芝。這真如下象棋的格言所說的:錯下一個子,滿盤皆是輸。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後,「進無所據」,不得不放棄已經到手的隴西三郡,下令拔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千餘家,以及驅冀縣男女數千人,收兵回到了漢中。第二次北伐 建興六年冬,諸葛亮得知魏國大司馬兼領揚州牧曹休中了孫權派鄱陽太守周魴行使的假投降計,在石亭(今安徽潛山縣東北)被陸遜打得大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立即調集兵馬出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進行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二二九年)春天,諸葛亮稍事休整之後,緊接著就舉行了第三次北伐。鑑於前兩次遠攻失利,諸葛亮這次採取了近取固本的辦法。他派部將陳式進兵攻取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成縣)、陰平(郡治陰平,今甘肅文縣)二郡,親統大軍繼後,潛軍西上,以策應陳式。當魏國雍州刺史郭淮從隴西起兵進擊陳式時,諸葛亮親率一支兵馬突然出至建威(今甘肅陳縣西),驚走了郭淮,收復了二郡。諸葛亮留兵駐守下來,又對當地氐、羌等少數民族做了一番安撫工作,然後收兵回到了漢中。從此武都、陰平二郡正式歸入蜀漢版圖,納入蜀漢的管轄之下。第四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二三一年)二月,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發動了第四次北伐。第五次北伐 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在這年退兵之後,深感軍糧供應是個大問題,拿他自己的話來說:「糧穀軍之要最。」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不解決,要想對敵人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不可能的。這是關係到北伐能否繼續進行並取得成功的一件頭等大事。從第二年開始,諸葛亮有計畫地把軍隊集中在沔陽附近的黃沙鎮進行休整,開展「休士勸農」的活動,一方面讓士兵從事生產;一方面鼓勵農民進行生產。在農閒時就抓緊時間「練兵講武」,進行軍事訓練。與此同時,諸葛亮在「木牛」的基礎上製作了「流馬」,改進了運輪工具。到下一年冬天,諸葛亮命諸軍搬運糧米,集中於斜谷口,在此修造邸閣,屯集了大批軍糧。這時,諸葛亮選用了很能幹的巴西太守呂義擔任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保證前線供應。經過整整兩年多的準備,於蜀漢建興十二年(二三四年)春二月,以流馬運糧,諸葛亮親統10萬大軍由斜谷出,發動了第五次北伐(註四)。軍事思想之主要內涵一、治軍思想 諸葛亮深知,要實現他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的宿志素願,必須建立一支勇武善戰的軍隊。他一走出隆中,就致力於幫助劉備擴充兵員,籌集兵餉,增強軍事力量。諸葛亮一生是以身兼將相而自許的,他在治國理政的同時,未嘗一日不在思謀治軍、用兵之道。陳壽上給晉武帝的《諸葛氏集目錄》,其中就有「兵要」、「軍令」等篇章。從至今存留在《諸葛亮集》內的兵要10則、軍令15條,以及其他有關諸葛亮談兵治軍的論述,不難看出,諸葛亮治軍和他治國理政一樣,「治實而不治名」,非常講求實效,務使其所治之軍成為一支能攻善守的勁旅。再說,從蜀國地小人少不可能提供大量兵員的客觀實際出發,諸葛亮十分注重部伍的簡練、精幹。綜觀諸葛亮治軍,有這麼兩條:一是重教化;二是重習練。所謂重教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加強對將士的思想教育;所謂重習練,套他自己的話來說:「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顯然指的是平時加強對部隊的軍事訓練。但是,諸葛亮從沒有把對將士的思想教育和對部隊的軍事訓練分開,而是密切結合起來進行的。他即引了孔子的話「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來強調教化的重要性,又具體地指出:「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可見諸葛亮治軍,在以禮義、忠信這一類傳統道德來教育將士的同時,又特別強調要以典刑、賞罰來規範官兵。前者是務虛,曉以大義;後者是務實,勸以興功。很明顯,諸葛亮治軍從思想教化入手,和他在政治上以法治國,強調「科教嚴明」一樣,務求得治。二、軍事思想 諸葛亮的軍事著作有「將苑」、「便宜十六策」二部。「將苑」偏重於將帥的領導統御,兼論用兵作戰之道;「便宜十六策」則以政府行政為主,論述君臣關係、政事的管理,同時涉及軍事教育,為便於了解孔明兵法,茲分別將其篇目及內容概要,分述如次:「將苑」又名「心素」計50篇,分別為:將權-軍權的掌握;逐惡-敗壞內政之五種人;知人-人物鑑定法;將材-將帥的類別;將弊-將帥的弊病;將志-將帥的職志;將善-將帥的本務;將剛-將帥的性格,剛柔並濟;將驕-將帥禁忌事項;將彊─將帥的「五強」、「八惡」;出師-將帥的統率權;擇材-部隊編成的要領;知用-天候、時勢、人和;不陳-不戰為尚;將誡-將師的典範;戒備-有備無患;習練-教育訓練的重要;軍蠹-軍隊必敗之機;腹心-腹心耳目及爪牙;謹候-將帥須知十五則;機形-三種機勢;重刑-命令和手段;善將-賢將和庸將;審因-因勢利導;兵勢-三種有利的形勢,勝敗-勝敗的分野;假權-將帥的權限;哀死-愛兵如子;三賓-幕僚的組成;後應-用兵的優劣;佰利-肆應狀況的戰法;應機-出敵不意;揣能-戰力比較的重點;輕戰-勇敢善戰的理由;地勢-地勢的運用;情勢-劣將及其制法;擊勢-可戰與不可戰;整師-軍隊的節制;厲士-振奮部卒士氣;自勉-成功與失敗的分野;戰道-肆應地勢的戰法;和人-人和的重要性;察情-徵候判斷;將情-將帥生活須知;威令-法令要貫徹;東夷-東夷對策;南蠻-南蠻對策;西戎-西戎對策;北狄-北狄對策。「便宜十六策」之內涵為:治國第一,論立國之本;君臣第二,論上下一體;視聽第三,論博採眾議;納言第四,論鼓勵諫諍;察疑第五,論明察疑惑;治人第六,論人的管理;舉措第七,論舉賢能力;考黜第八,論行政考核;治軍第九,論軍事要義;賞罰第十,論信賞必罰;喜怒第十一,論情緒運用;治亂第十二,論整飭亂局;教令第十三,論教育訓練;斬哀第十四,論犯令者斬;思慮第十五,論深謀遠慮;陰察第十六,論明察亂謀。此外,諸葛亮為了北伐魏國曾兩次向劉禪上表,即有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其中論述形勢、探究戰略,表明赤膽忠心,乃孔明軍事思想之具體表現。至於在布陣戰法方面則有著名的「八陣圖」。其威力在於:合不自合而包含無盡,變不徒變而應敵無方,堅如磐石,觸之者碎,熾若烈火,犯之者焦,此司馬懿所以甘受巾幗之辱,而終不敢輕出以取敗也。司馬懿之所以不願出兵與孔明戰,乃自知無法與孔明的陣勢為敵,而採取拖延戰術,以弱擊強方法,然亦可知孔明之「八陣圖」具有無比之威力(註五)。由孔明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之事蹟及其有關兵學的著作,可知他是軍事思想的知行合一者,尤其經小說家以故事手法將他的事蹟傳奇化,益增其軍事思想的影響力。三、用兵思想 諸葛亮生於漢朝末年,時內政腐敗,漢室衰微,成為群雄割據的局面。雖然曹操掌握朝廷大權,以實力篡奪帝位,創建魏朝。但同時尚有兩股力量相對抗,一是以漢朝正統自稱的蜀漢劉備;二是長江南方的新興勢力吳國孫權。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之恩,才棄「躬耕」而出來輔助劉備,但備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可以說諸葛亮是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情形下為劉備用謀設計,雖然終於建立了蜀漢,但仍然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在這種以生存為主的環境下,孔明的國防觀念自有其獨特之處。在基本上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是繼承中國春秋戰國以來的兵法家「不得已而戰」的觀念而來,備也主張:「兵者凶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欠,任重則危。」(將苑,將志篇);戰爭是凶險萬端的事,將軍則是任命以應付危難的,故若以戰為利器而動輒用之,必然招致禍患,而將軍若以責任重大而自以為不得了,則將危及國家的大事。因任將要慎重,舉兵出戰更要詳研可能發生的情況後再從事,故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對於戰爭的遂行,孔明分五個層次來論述,曰:「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將苑,不陳篇);意即善於治理國家的,天下自然順服,就不用出師了。懂得用兵出師之道的人,他可以以其軍勇收威服之效,就不必布陣迎敵。把軍隊兵力調配得無懈可擊,他同樣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能領兵作戰的人,他懂得訝守之道,則戰無不勝。一旦兵力強弱相距懸殊,如能掌握狀況採取適當作為,亦可收不被滅亡之效。「善理不師」,以古代聖人之治為例,諸葛亮認為「昔者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將苑,不陳篇);不相攻伐就是最理想的政治,而必須使世人能安居樂業為前提,這樣就可以達到「善理者不師」的目標。「善師者不陳」,是訂有嚴刑來規範人民的行為,並明示如何處罰違犯者,可是如「舜修典型,咎繇(即臬陶)作士師,人不千令,刑無可施。」(將苑,不陳篇);士師即掌理刑法的人,無人犯法,法令無所施展,然其消極作用乃在,故亦不因此而廢刑。對「善師者不陳」,孔明在(將苑,後應篇),另以「用兵之智」來論述曰:「若乃圖難於易,為大於微,先動後幅,刑於無刑,此用兵之智也。」這種說法比「善師」的說明更為清楚。「善陳者不戰」,就像「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將苑,不陳篇);乃是以文化加以感化,也是一種心戰的運用,孔明又曰:「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彊弩纔臨,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敵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將苑,後應篇);兩軍已交相對峙在尚未動之以武力之前,以心戰手法,使敵人不戰而服,當然是最恰當的戰爭方法。「善戰者不敗」,是戰爭的基本目標,如「齊桓南服疆楚,北服山戎」。但就戰爭的理想來說,交戰就必有傷亡損失,因此孔明又曰:「身銜矢石,爭勝一時,成敗未分,我傷彼死,此用兵之下也。」(將苑,後應篇)。「善敗者不亡」,雖然戰敗,但仍保有東山再起的實力,這是戰爭最低的要求。如「楚照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國。」(將苑,不陳篇),而對於發起戰爭的時機,諸葛亮認為「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將苑,戒備篇)、「先計而後動,知勝而始戰。」(將苑,將誡篇);也就是要打有計畫有把握的戰爭,而且最好是不用武力就達戰爭的目的為理想。然而,處於亂世,有時雖知力量薄弱,不能與對手一戰,但為求生存,為求最少的損失也不得不戰,這就要把握「善敗者不亡」的原則。諸葛亮以戰爭作為生存的手段,這是春秋戰國以來諸兵家所未提及,這也是諸葛亮對「為何而戰」所作的解釋。另外,諸葛亮又提出「伐惡」之主張,他認為「因人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爭威矣。」(將苑,審因篇);所謂惡,包括暴、逆者,如為了除暴伐惡出兵則理直氣壯可產生強大威力,其獲勝的機會亦相對的提高(註六)。對我國軍政的啟發武備的重要性諸葛亮既以戰爭為生存的手段,其著重武備工作乃自然的事,但他也不是軍國主義者,因此要求文事與武備要同時並進。武備乃自然而必要的,因為「人無爪牙,故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國家要以軍備為輔,才能國泰民安,也就是軍備強大,其輔助國家力量亦大,國家就能安定和平;反之軍備弱小,其輔佐國家效力亦差,國家可能受到外來的侵略,而使之危機四伏。意即最重要的事務,就是有國防用以戒備各種意外。否則若國防有一點點的疏忽,將招致國家重大的危害,那時軍隊覆滅,將領傷亡,其頹危之勢將難以挽回,因此必須對國防懷有戒懼之心。所以,國家要有一定的軍備才有自保的能力,也才不至於像科威特一樣,在一夕之間,國家不復存在。武備的另一涵義就是對軍隊的人員與武器裝備作最妥善的組織及配備,當然亦含有軍事訓練的成分,故曰:「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有備無患」;「三軍之行不可無備。」即是說,就算有強大的武力,若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駕馭,及有系統的安排與運用,也是沒有用的。因此,有了武力,就要時時做好保養及人員技能訓練,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居安思危,是警惕國家的統治者及其人民要在安定逸樂中,想到各種危難的情況,並預為研訂因應的對策,否則一旦受到猝然的攻擊或變亂,將使政府、人民窮於應付,或在慌亂中做出錯誤的決定,產生不妥當的行動,致使變亂擴大,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受到重大的損害。因此孔明語重心長的說:若是習慣安逸生活,而不知為未來的危難做預備,等到敵人來侵略還不知道有所警惕。那就如同燕子把巢築在帳篷上、魚游在準備燒火的鼎鑊裏,其滅亡的時刻就近在眼前了。居安思危的另一層意義是要能深謀遠慮,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思慮篇,即表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近憂就是有危難。至於所應遠慮者,在「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也就是不能有一廂情願的想法,凡事要考慮到正反兩面,以作正確的判斷。因此,遠慮不只是思考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而且要能深謀,也就是對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並確定因應對策。諸葛亮對此曾說:「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是以思者遠慮,遠慮者安,無慮者危」(便宜十六策,陰察第十六)。把居安思危落實到軍隊實務,就是有備無患。因為軍隊是為使國家安定生存而建立的,只有平時有武備,才能應付緊急之作戰要求,使敵方不敢輕舉妄動,如敵發起戰端,亦能從容以對。孔明曰:「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鬥,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諸葛亮主張之「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思想,乃從心理建設著眼,再就人員之編組、武器之整備及軍事訓練著手,有理論、有實際,實為現代國防建設工作應遵循的法則之一。領導統御 諸葛亮要求戰爭須順天、應時、依人三者具備才能有勝算,而依人就是人和,即對上、下、左、右能和諧,一心一意。因此諸葛亮強調:「夫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謀不用,群下詼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況眾人乎」(將苑,和人篇)。人和的現象是軍內不相猜疑,沒有不服,沒有異議、流言,要做到這個地步,必須:「賢才居上,不肖居下。三軍悅樂,士卒畏服。相議以勇鬥,相望以威武,相勸以刑賞,此必務之微。」(將苑,勝敗篇)。要使部屬人和,能打勝仗,將帥平時即須做好統御領導工作,統御領導和軍事教育為領導者平時兩大任務,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就是包括這兩項工作。至於如何做好統御領導,諸葛亮先後提出「勵士」、「賞罰」、「以身作則」等具體作法。勵士就是鼓舞士兵的士氣,其方法為:尊之以爵位贈封,給予高薪,使有才能的人來工作,以禮相待,以信相勉勵,使士卒甘願效死。不斷施恩,執法一致,使士卒樂於服從。危難時走在眾人之前,享樂在眾人之後,使士卒勇敢善戰,有善行必登錄,有功必給,使士卒共勉上進(將苑,厲士篇)。勵士是以鼓勵提高士氣為目的,賞罰中的賞亦有勵士之作用,但罰卻不具備此項功能,而且賞若不公平,即不能發生獎勵鼓舞的作用。所以,賞罰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在公平兩字。至於以身作則方面,即表現在同甘苦,共患難。沒有高高在上的特權觀念。孔明曰:「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將苑,將情篇)。另一方面就是要身先士卒,親身撫士卒。曰:「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公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葬之;飢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將能如此,所向心捷矣」。視卒如己出,給予關懷,解決所有的困難,其部隊必能團結一心,如此則士卒以死為榮,以生為辱。這也就是孫子所稱之:「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成功的統御領導可以使士卒在作戰最危難時,仍能聽命令,勇敢作戰,即使久戰疲累,也能堅持到底,與將帥共生死;反之,則士卒各存私心,經不起打擊、分化、挑撥,一遇險阻就分崩離析,毫無戰力可言(註七)。結 語諸葛亮終其一生,均為蜀漢之存亡而努力,最後卻應了他在〈出師表〉中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雖非一位成就統一大業的軍事家,但以他的運籌帷幄,能讓小小的蜀漢與吳、魏鼎立,真可謂不容易。因此,他的傳奇一生一直是軍事家效法的對象,而他的忠貞志節亦值得現代人師法。註 釋註一:陳健夫,《三國新紀》(新儒家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初版),頁五五九~五六二。註二:章映閣,《諸葛亮》(知書房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六七~一○○。註三:張玉法,《名臣評傳》(萬象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八六~九○。註四:章映閣,《諸葛亮新傳》(桂冠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初版),頁二九五~三四三。註五:韜隱,《諸葛亮兵法》再版(國家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頁一二四~一五八。註六:陳策,《諸葛亮兵法》(武陵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初版),頁六九~二○三。註七:姜亦青,《孔明兵法》(聯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初版),頁一~一六一。
相關詞:
諸葛亮兵法,
周瑜與諸葛亮,
諸葛亮心得,
諸葛亮的戰役,
諸葛亮的故事,
劉玄德三訪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看法,
諸葛亮為何字孔明,
諸葛亮孔明,
諸葛亮故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2805619

請問...戰國無雙2

武器的拿法主要是靠拿武具(盔甲).......還是箱子??(常常把無雙跟Basara搞混 太久沒玩了)武器可以從武將身上奪得 也可以從地圖上某些地方拿到 不過我都不會特意去找寶箱 順路就打 不順路就算了 打武將就夠了其實能拿到第三把武器的機率大小控制方式是由以下幾個方法所控制第三把武器以下簡稱LV.31.難度:難度越高 拿到高級武器的機率就越高 不過當然啦 一開始玩最好是先玩普通就好 基本上普通難度就可以拿到LV.3了(一開始去挑戰困難難度可不容易 修羅就更不用說了 畢竟戰國無雙系列難度比三國無雙系列難很多 但也比較耐玩)2.關卡 就如同樓上的大大所說...無雙演武中越後面的關卡 越有機會拿到LV.3難度也隨著增高 外傳就是最難的關卡....因此拿到LV.3的機會就最大 但如果是模擬演武 就要看關卡的難易度(大概以星號表示) 難易度越高機會就越大順帶一提 森蘭丸 阿國兩位角色由於不會在無雙演武出現 所以LV.3必須要在模擬演武拿3.武將的運氣值這個我不確定....不過聽說運氣值對於凹鍛造格很有用....不過不知道對於拿武器是否有影響就是了希望這樣可以解決你的疑惑(笑)
參考資料 自己的經驗
相關詞:
戰國BASARA 2,
戰國basara 2密技,
戰國BASARA 2金手指,
戰國BASARA 2影片,
戰國basara 2攻略,
戰國basara 2道具,
戰國無雙2武器拿法,
戰國無雙2,
戰國無雙2武器,
戰國無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21904070

戰國無雙2武器 直江兼続

他ㄉ武器要怎麼拿阿取得關卡:「上杉征伐」(難)我方全員生存的狀態下、擊破伊達政宗、本多忠勝、半蔵、稲姫。1、打倒一定的敵人,令地圖右出現的「上杉景勝」護衛任務發生。擊破在景勝的の護衛中出現的「伊達政宗」,達成任務。2、之後打敗新出現的本多忠勝、服部半蔵、稲姫。(不需達到這些武將附近的敵将撃破、中央砦、南西砦制壓任務也可以。擊破的次序也沒關係)成功後輸送隊出現在地圖中央上部。不過路途頗長,建議找匹軍馬。網路上是這樣寫 可我每次成功都沒有貴重物品發現缺了什麼ㄋ還有其他人 有滿多 都常常跟著網路上的答案走 結果沒有發現可以給我ㄧ些詳細或網路沒寫好的正確方法ㄇ

關 卡:外傳 上杉征伐‧難易度必須調到難或地獄‧拿武器前必須先將無雙演武模式破過(外傳不必)‧必須在無雙演武模式取得‧收到貴重品報告時,請先按START鍵→情報履歷,確認貴重品或荷馱頭的位置攻略流程:1.完成護送上杉的任務.2.擊破伊達政宗[還在護送途中]3.擊破本多忠勝[完成任務一後德川本軍出現本多同時登場遇見他後出現擊破本多任務]4.擊破半藏[我是在擊破本多後發生半藏要暗殺事件..一樣半路攔截]5.擊破稻姬[同以上殺去找稻姬發生東南據點壓治但我只殺了稻姬輸送隊就出現了]6.輸送隊出現擊破輸送隊※以上各點應該是主要任務我方每個武將都不可敗走
參考資料 巴哈姆特
2006-04-18 11:33:24 補充
當第一個任務完成之後,必須引發出三個任務第一個就是擊敗本多忠勝第二個就是突破中央砦,那個時候服部半藏會在中央砦出現,擊敗他即可第三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突破東南砦,因為有兩個出入口請切記,「要走門有開的那個唷」不然任務是無法引發的
相關詞:
戰國無雙2武器攻略,
戰國無雙2武器取得,
戰國無雙武器,
戰國無雙2武器4,
戰國無雙2武器拿法,
戰國無雙2的武器,
戰國無雙2第四武器,
戰國無雙2最強武器,
戰國無雙2 LV4武器,
戰國無雙BASARA 2武器拿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41801072

日本戰國時代所有武將的資料

上杉憲政?~天正七年(1579年)三月十七日戰國時期武將,上杉憲房之子,戰國時期關東名門山內上杉氏最後的關東管領。享祿四年(1531年)攻破義兄上杉憲廣的寺尾城,上杉憲廣逃往上總。上杉憲政繼任山內上杉家家督一職,並同時就任關東管領。此時的關東兩大杉(指山內上杉家及扇谷上杉家)已日益衰落。為了對抗北條氏康的入侵,上杉憲政於天文十四年(1545年)聯合扇谷上杉家的上杉朝定及古河公方的足利晴氏等人進攻北條氏康的河越城。翌年,北條氏康回軍救援河越城,於四月二十日大敗上杉聯軍,上杉朝定戰死,扇谷上杉氏滅亡,是為河越夜戰。此戰中,山內上杉家亦受重創,精銳盡喪。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北條氏康攻陷山內上杉家的居城平井城,上杉憲政投奔越後的長尾景虎。永祿四年(1561年)上杉憲政將上杉姓氏及關東管領一職讓與長尾景虎(後改稱上杉謙信)。天正六年(1578年)上杉謙信死後,上杉氏出現後繼者之爭。養子上杉景勝(長尾政景之子)和上杉景虎(北條氏康第七子)爭奪上杉氏家督一職。上杉憲政支持上杉景虎,其居館御館成為景虎的據點。翌年上杉景勝攻打御館,御館陷落,上杉憲政被上杉景勝的士兵殺害,是為御館之亂。--------------------------------------------------------------------------------大內義興文明九年(1477年)~享祿元年(1528年)十二月二十日戰國時期武將,周防.長門兩國守護,大內政弘之子。明應三年(1494年)繼任大內氏家督,及後大內義興保護被細川政元廢掉將軍職的第十代將軍足利義稙。永正五年(1508年),擁立足利義稙上京,軍馬在〔土界〕港上陸,並獲田山尚順、細川高國歡迎,驅逐被細川氏擁立的第十一代將軍足利義澄,重立足利義稙為將軍。並在京都船岡山之戰勝出,擊退足利義澄的反擊。永正十五年(1518年)由於尼子氏之崛起,大內義興不得不離開京都,從〔土界〕港返回山口與尼子經久爭奪安芸。大永五年(1525年),毛利元就從屬大內氏,使之令大內氏成為戰國初期的一大勢力。--------------------------------------------------------------------------------小西行長永祿元年(1558年)~慶長五年(1600年)十月一日織豐時期的武將,小西立佐次子,又稱彌九郎、日向守、攝津守,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在和泉國〔土界〕港出生,效力於豐臣秀吉,天正九年(1581年)支配播磨國的室津。天正十六年(1588年)被封肥後國的宇土共十四萬石。其女婿對馬藩主宗義智為出使朝鮮國交涉的使節,勸朝鮮王入貢。小西行長在文祿之役擔任先鋒一職,負責進攻平壤,及後負責與明朝進行講和,並與明使沈淮敬串通假造豐臣秀吉降表,結果大明策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豐臣秀吉對大明策封其為日本國王大怒,於慶長元年(1596年)再度興兵,是為〔慶長之役〕,小西行長翌年參與戰事。豐臣秀吉死後,文武二派鬥爭,遂於慶長五年(1600年)分成東西兩軍爆發關原之戰。小西行長屬於西軍,戰敗後被捕。他拒絕自裁,遂於同年十月一日在京都六條河原連同石田三成等人一起被斬首。他與高山右近一樣,是天主教的保護者。----------------------------------------------------------------------------------------------------------------------------------------------------------------四劃丹羽長秀天文四年(1535年)~天正十三年(1585年)四月十六日織豐時期的武將,丹羽長政之子。丹羽長秀從兒時起效力於織田信長,活躍於元龜元年(1570年)的姊川之戰,天正三年(1575年)的鎮壓北陸一向一揆等等。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與織田信孝強逼在大〔土反〕的明智光秀女婿織田信澄自殺,並與豐臣秀吉一同於山崎之戰中大破明智光秀,戰後獲得若狹國與近江的滋賀、高島兩郡。翌年以賤岳之戰之功被轉封至越前、若狹兩國與加賀半國,並被封為越前的北之庄城主,總數超過百萬石領地。--------------------------------------------------------------------------------
2008-12-03 17:52:58 補充
還有比較著名ㄉ是哪一些武將 1.織田信長2.真田幸村3.本多忠勝4.宮本武藏5.佐佐木小次郎6.島左近
2008-12-03 17:54:01 補充
六劃池田恆興天文五年(1536年)~天正十二年(1584年)四月九日織豐時期的武將,池田恆利之子,母為織田信長之乳娘養德院,幼名勝三郎,為織田信長之家臣。在荒木村重叛亂後,池田恆興領其舊領攝津的伊丹、尼崎兩郡。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討伐了明智光秀,在決定織田家繼承人的清洲會議中,池田恆興為織田氏的宿老,支配攝津一地,賤岳之戰後為美濃的大垣城主共十三萬石。池田恆興在天正十二年(1584年)的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被德川家康從背後襲擊,於長久手戰死。
2008-12-03 17:54:14 補充
池田輝政永祿七年(156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慶長十八年(1613年)一月二十五日織豐時期的武將,池田恆興次子。天正十二年(1584年)父親池田恆興及兄長池田元助於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戰死後,池田輝政繼承池田氏家督,繼承亡父領地美濃的大垣城。翌年改封為美濃的歧阜城主,天正十九年(1591年)移至三河的吉田城,領十五萬二千石。文祿三年(1594年)以德川家康女督姬(良正院)為繼室,後以關原之戰的戰功領播磨姬路五十二萬石,其一族共領九十二萬石領地,因此被稱為西國探題、姬路宰相。現今被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大部份是由他所修築擴建的
2008-12-03 17:55:07 補充
伊達政宗(感謝網友楊威利提供資料)永祿十年(1567年)~寬永十三年(1636年)織豐時期的武將,奧州探題伊達輝宗長子,日本東北部奧羽地區的大名。六歲時拜虎哉禪師為師。十八歲時繼任家督之位,廿四歲時稱霸奧州。由於當時豐臣秀吉已有極大的勢力,為免滅亡,不得不應豐臣秀吉之召參與攻略小田原之役。伊達政宗憑著他的機智和謀略,使豐臣秀吉不敢輕視他,攻打朝鮮時,伊達軍隊也曾拯救友軍於危機之中。
2008-12-03 17:55:11 補充
豐臣秀吉死後,天下分為東西兩陣營,分別是東軍德川家康和西軍石田三成,伊達政宗知道石田三成不是德川家康的對手,表面上支持德川家康,但他的野心卻促使暗地裏和德川家康對抗,可是石田三成敗得太快,不過伊達政宗也因支持東軍而保著領地。其後,德川氏和豐臣氏蘊釀著矛盾,豐臣氏吸納天主教徒,意圖對抗德川幕府。伊達政宗表面上排斥天主教,但暗地裏卻派了支倉常長到西班牙請求派遣艦隊,打擊德川幕府,使自己有取而代之的機會。可是,西班牙無敵艦隊早已敗給了英國海軍,早已不復存在,伊達政宗的計劃成為泡影。德川家康臨終前,他的氣度終於令伊達政宗徹底佩服,在伊達政宗有生之年都竭盡全力為德川幕府二代將軍秀忠、三代將軍家光效力。
2008-12-03 17:55:23 補充
八劃松平正綱天正四年(1576年)~慶安元年(1648年)六月二十二日江戶時代武將,為幕府初期的堪定頭,相模的玉繩藩主。父親為大河內秀綱,受德川家康命令為松平正次的養子。文祿元年(1592年)為德川家康近侍,德川家康隱居於駿府後為板倉重昌的近習出頭人,兼駿府的堪定。德川家康死後仕於將軍德川秀忠,掌管幕府財政,其權勢與伊丹康勝等年寄所匹敵,寬永二年(1625年)成為玉繩藩主。德川秀忠於寬永十年(1633年)死後,失勢於將軍德川家光,翌年雖復歸,但已失去往年的光芒。
2008-12-03 17:55:35 補充
松平忠吉天正八年(1580年)九月~慶長十二年(1607年)三月五日織豐時期武將,江戶幕府始創人德川家康的第四子,繼承東條松平氏,領駿河三枚橋一郡。文祿元年(1592年)元服,領武藏的忍城共十二萬石。慶長五年(1600年)以關原之戰戰功,領尾張一國清洲城共五十二萬石,惜以二十八歲之齡病死無後。德川家康以其遺領改封予第九子德川義直,為御三家之一,即是日後江戶時代尾張的德川氏。--------------------------------------------------------------------------------
2008-12-03 17:56:01 補充
松平忠明天正十一年(1583年)~正保元年(1644年)三月二十五日江戶時代武將,又稱下總守。奧平信昌之子,母為德川家康長女龜姬,後為德川家康的養子改姓松平氏,於大〔土反〕夏之陣立下戰功。德川幕府本給與攝津、河內十萬石領地及大〔土反〕城主,後改委任為大〔土反〕城代。寬永九年(1632年)依德川秀忠的遺言,輔助德川家光參與幕政。之後前往大和郡山,寬永十六年(1639年)任播磨的姬路藩主,領地十八萬石。
2008-12-03 17:56:05 補充
松平忠直文祿四年(1595年)~慶安三年(1650年)九月十日江戶時代武將,越前的北之庄藩主,結城(松平)秀康長子,德川家康之孫,其妻為德川秀忠女勝姬。慶長十二年(1607年)繼承父親遺下的六十八萬石領地,慶長二十年(1615年)於大〔土反〕夏之陣為德川家康救駕及討伐真田幸村立下大功,任從三位參議,元和三年(1617年)改為越前守。但是松平忠直對此封賞有所不滿,於家康死後參勤怠慢以及有不遜的行為。結果在元和九年(1623年)改易,放逐至豐後的荻原,松平忠直嫡子松平光長翌年轉封至越後的高田,北之庄由其弟松平忠昌所領。
2008-12-03 17:56:17 補充
松平定政慶長十五年(1610年)~寬文十二年(167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江戶時代武將,松平定勝第六子,出生於伏見。寬永十一年(1634年)加封其二千石,移至伊勢的長島,慶安二年(1649年)領三河的刈谷共二萬石領地。慶安四年(1651年)在德川家光的喪禮前後出家,他向老中提出意見書,內裏寫了批判幕政,救濟旗本的申訴。但是德川幕府以「狂氣之行為」為由沒收松平定政的領地,並將他交由其兄伊予的松山藩主松平定行所看管。
2008-12-03 17:56:41 補充
參考書目 日本史 鄭學稼 著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7年戰國13人の名軍師 新人物往來社 2002年戰國人名事典 阿部猛 西村圭子 編 新人物往來社 1990年戰國古城と里 新人物往來社 2001年歷史群像シリーズ66 戰國武心傳 學習研究社 2002年
2008-12-03 17:56:47 補充
歷史群像シリーズ【戰國】セレクシヨン 決戰 關ヶ原 學習研究社 2000年歷史群像シリーズ【戰國】セレクシヨン 裂帛 島津戰記 學習研究社 2001年歷史群像シリーズ【戰國】セレクシヨン 激鬥 大[土反] の陣 學習研究社 2000年歷史群像シリーズ特別編集 【決定版】 圖說‧戰國合戰集 學習研究社 2001年Sengoku Chronik, Japanese Version, 講談社,1995年
2008-12-03 17:57:53 補充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1534-1582)---尾張的實力者織田信秀的嫡子,幼名是吉法師,與美濃齋藤道三的女兒結婚。自稱 “第六天魔王”,蔑視傳統的佛法禮教,立志以武力統一天下,創建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在即將成功之時,因部下謀反而於本能寺自殺。織田信長死後,他的天下統一事業先後由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繼承。信長的理性主義與實力主義可以說是近代世界的象徵,可是德川家康卻又將日本帶回封建制度的世界。另一方面,信長對海外的關心與對外國文明的積極的攝取態度,也被德川時代的鎖國政策取消。從這點而言,信長可以說是早出生了三百年.
相關詞:
戰國無雙2,
戰國無雙,
戰國BASARA,
戰國BASARA2,
戰國策,
日本戰國,
戰國美少女,
春秋戰國,
戰國無雙2攻略,
戰國無雙2武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120202611

春秋戰國的歷史故事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因申侯聯合犬戎推翻周幽王,宗周(鎬京)被毀壞,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成周(洛邑)。因洛邑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周室衰微首先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女婿周幽王,恢復外孫周平王的太子地位,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弒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故平王東遷後,周室漸漸衰落。周室只有一小塊小地盤,而失去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另外,由於卿士鄭莊公連打勝仗,勢力越來越大,於是逐漸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周平王看到鄭國太驕橫了,不願把處理朝政的大權都交給鄭莊公,想將一半的權力交給另一個卿士<<虢公>>,鄭莊公知道後很不滿。而且,周平王不敢得罪鄭莊公,就將王子狐作為人質讓他住到鄭國去;而鄭國公子忽也作為人質住到都城雒邑,史稱〝周鄭交質〞,此兩事使周天子的地位大為降低。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於邊境問題與鄭國爭執,周桓王率軍討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齊桓公稱霸前685年,齊國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實施變法,廢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陳兵「蠻夷」楚國邊境,質詢楚國為何不向周王室朝貢,迫使楚國簽訂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會盟霸主的制度。宋楚之爭齊桓公死後,五公子奪位,齊國內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爭,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將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試圖效法齊桓公,以抵抗楚國進攻為名,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為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兩軍交戰于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為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為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楚國稱雄一時。晉文公踐土之盟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秦晉之好),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然後會盟于踐土,成為中原霸主。秦穆公稱霸西戎晉文公死後,秦晉聯盟被瓦解,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秦晉殽之戰(前627年),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併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楚莊王問鼎中原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寶器 - 九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與晉會戰于邲(邲之戰),大勝。前594年,楚圍宋,宋告急於晉,晉不能救,宋遂與楚言和,尊楚。這時中原各國除晉、齊、魯之外,盡尊楚莊王為霸主。晉楚大戰與弭兵會盟晉楚兩大國之間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國發起,于周簡王七年(前579年)舉行第一次「弭兵」會盟。但是不久之後,會盟破裂。晉楚兩國再度爆發兩次大規模戰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戰、前557年的湛阪之戰),雖皆以晉國獲勝收場,但楚國在中原地區仍與晉國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宋國出面斡旋,再度邀請晉楚和各諸侯國舉行第二次「弭兵」會盟,此後戰爭大大減少。史稱『向戌弭兵』。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8%A5%E7%A7%8B%E6%97%B6%E6%9C%9F&variant=zh-tw
2008-09-09 22:01:42 補充
吳越雄霸東南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軍揮師南進伐越。
2008-09-09 22:01:52 補充
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賄賂吳臣伯嚭並送給吳王珍寶和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于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2008-09-09 22:02:33 補充
三家分晉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隨從隨他回國,結果這些人漸漸在晉國成為貴族,而晉國的國政亦落入這些貴族的手上。前455年,晉國貴族只餘下智、趙、韓、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並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遊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並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余絳、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2008-09-09 22:02:57 補充
統計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2008-09-09 22:03:23 補充
政治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弒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春秋戰國之時,已漸由封建而變為郡縣。」「周初千八百國,至春秋之初,僅存百二十四國。春秋諸國,吞並小弱,大抵以其國地為縣。因滅國而特置縣,因置縣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漸變為郡縣之制。」
2008-09-09 22:04:00 補充
經濟春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普及,春秋時期除使用塊煉鐵外,還掌握了冶煉生鐵的先進技術。鐵器的使用使大規模開墾荒地成為可能,促進了私田的發展,同時也為手工業提供了銳利的工具,牛耕漸趨普遍起來,牛耕技術的發展,只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在青銅冶鑄方面發明了錯金、錯銀、嵌紅銅等新工藝。侯馬大批鑄造陶范的出土,顯示出這一時期青銅冶鑄業和採礦業的規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已經大量使用貨幣。金屬貨幣的流通,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2008-09-09 22:04:56 補充
文化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隨之而出現的學術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歷史條件。1.老子(約前600年-前470年) 2.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3.墨子(約前479年-前381年
2008-09-09 22:05:31 補充
藝術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春秋時代的藝術,主要是青銅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時代的青銅藝術品。1923年,在新鄭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時代的青銅鼎、爵,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之下工藝已經大大發展。青銅器上的紋飾也很講究。
2008-09-09 22:06:25 補充
科技《墨子》一書記述了類似秤的槓桿原理。這是最早的槓桿原理理論。鐵器和牛耕在春秋時期得到推廣,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方面,春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中國傳統農業在春秋時期才開始形成。春秋時期的人們發明了以前沒有的鐵犁鏵、鐵鋤、連枷、石磨等新農具。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也是這一時代的特徵,以曾國和楚國、徐國的青銅器為代表。
2008-09-09 22:07:34 補充
戰國時期(前476年,一說前403年或前453年~前221年),或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秦統一中原前屬於東周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前人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戰國時期之前是春秋時期。前人也把春秋、戰國合稱東周,還有稱戰國為列國或六國者。
2008-09-09 22:08:05 補充
有關戰國的起始年份,史學家一直存在各種爭議。司馬遷因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遂採納秦史書《秦記》所載,定戰國始於前476年(周元王元年),而北宋成書的編年史《資治通鑒》則以三家分晉一事代表周禮崩壞,群雄競逐,而定戰國始於前403年。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兩種觀點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前434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也有學者認為,前453年三家滅智,七國爭雄局面已經形成,應該以此作為戰國的開始。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參見秦統一中國之戰。
2008-09-09 22:08:29 補充
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了一個變革的高峰。由於封建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2008-09-09 22:09:28 補充
七強並立形勢的形成戰國時期諸侯間相互混戰,社會非常不穩定。戰國初期中國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2008-09-09 22:10:01 補充
後來晉國內部,以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韓、趙、魏六家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併,范氏和中行氏倒下後,以智伯瑤為首的智氏,於前455年聯合韓、魏兩家合兵攻趙,把趙襄子圍在晉陽,決汾水灌城。韓、魏突然和趙氏聯合起來,於前453年消滅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
2008-09-09 22:10:10 補充
不久,三家又將晉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聞喜縣)、絳州(今山西翼城東南)外,也都瓜分了。這時的晉國國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見三家大夫(三家分晉)。齊國卿族田氏到陳完的第五世孫田恆,聯合鮑氏,滅了當時專權的欒、高二氏篡奪齊國政權(田氏代齊前386年)。後來燕國崛起,秦國中興,越國被楚吞併(前306年,及其它一些小國陸續的被吞併或淪為附庸。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來的七個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
2008-09-09 22:10:31 補充
小國尚有周、宋、衛、中山、魯、滕、鄒、費等,後來都先後被七國所吞併。與七雄相毗鄰的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匈奴、儀渠,南面有巴蜀和閩、越。至秦統一,通過列國的兼併戰爭和自發的經濟、文化交流與遷徙,這些少數民族多與中原民族融合,有些則保持了原有的民族風貌,部分如匈奴則與中原成對立姿態。
2008-09-09 22:11:29 補充
戰國前期各國的變法改革戰國時期,鐵器時代鐵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銅時代青銅器,春秋時期春秋時的井田制被取消,牛被用來耕地。農業進一步發展,各國人口增多。各國之間的商業貿易得到發展。手工業的進步也很快。 諸侯兼併土地戰代替了春秋時期政治上的霸權爭奪。這些發展也使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世襲的等級制度被瓦解,一些過去的貴族失去了他們的地位,而另一些那個時候的平民通過經商或其他的機會致富,甚至成為政治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官僚制度發生了變化。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加劇。
2008-09-09 22:11:48 補充
為了應付這些變化,各國採取了不同的變法。前422年,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使魏國很快強盛起來。約前409年,趙烈侯用相國公仲連進行改革,在政治、財政用法家,教導用儒家。前382年,楚悼王用吳起實行吳起變法,「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第二年楚悼王逝世,吳起也被楚國貴族亂箭射死。前360年前後,齊國起用鄒忌「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實行改革,國力大增,與魏國衝突。齊國以孫臏為軍師,發動桂陵之戰(前354年)、馬陵之戰(前342年),戰勝魏國。韓國初期曾進行改革,但不徹底,造成一些混亂。前351年,韓昭侯起用申不害,以「術」變法。
2008-09-09 22:11:58 補充
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兩次進行變法,史稱商鞅變法,使秦國後來成為最為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澤之會,率諸侯朝見周天子,首先稱王。中原邊境的少數民族與中原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威脅導致了戰國長城的修建,秦、燕、楚、魏等國都修築「限戎馬之足」的萬里長城。
2008-09-09 22:12:42 補充
合縱連橫和戰爭的變化戰國初期,魏國先霸於戰國。自從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就開始強盛起來。文侯、武侯兩世,魏滅中山國,東面屢敗齊人。西面侵入秦之河西,派李悝、吳起守西河、上郡,一再挫敗秦國的進攻。到武侯子惠王時,實行改革,更加強盛。公元前361 年,惠王從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樑(今河南開封市),從此更加緊了對宋、衛、韓、趙等國的進攻。
2008-09-09 22:12:52 補充
在魏國進一步強大的同時,齊國由於齊威王的改革,秦國由於商鞅變法而都強大起來。前354年,由於趙國奪去了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就起兵伐趙,率宋、衛聯軍圍攻趙都邯鄲,次年破之。於是,趙國向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師,前往救援。孫臏認為魏國的精銳部隊在趙,內部空虛,乃「引兵疾走大樑」,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備,「一舉解趙之圍而收于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南)取得大勝,「擒龐涓」(《孫臏兵法·擒龐涓》)。但在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聯合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齊國不得已向魏求和。次年,魏國便迫使趙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魏在東線取得了勝利。
2008-09-09 22:13:31 補充
此時的秦國,於前354年打敗魏軍于元里,攻取了河西的少梁;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東,一度攻取了安邑;次年又包圍固陽,迫使歸降。後來,魏國和齊、趙先後結盟講和。到公元前350年,魏又回頭向秦反攻,曾圍攻上郡的定陽(今陝西延安市東),結果秦孝公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與魏惠王相會修好,因而魏在西線也取得了勝利。但後來在前342年馬陵之戰,慘敗給齊軍、前340年的吳城之戰,被秦商鞅擊敗,主帥被俘,河西丟失,三戰皆敗的魏國一直也再沒有復興起來。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國佔領燕國,後退兵。楚國於前313至前311年間三次大戰秦國都失敗。但是前306年滅掉越國。
2008-09-09 22:13:56 補充
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增,中山為趙所亡,中山王被放逐至膚施。前287年,趙、魏、韓、燕、楚五國軍隊聯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給趙、魏以求和。前286年,齊國攻滅被諸國垂涎的宋國,引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兵於前284年圍攻,齊軍於濟西迎擊卻被聯軍重創,齊兵退守臨淄,臨淄被燕軍攻陷,齊湣王出逃,輾轉到齊的莒,楚軍出兵佯稱救齊,齊湣王被楚將淖齒殺害,城內軍民奮起殺死淖齒,齊失七十餘城,只餘下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兩座城池。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使燕惠王撤掉大將軍樂毅。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復國。
2008-09-09 22:14:18 補充
前280年楚國逆長江上游攻秦,欲收回巴國舊地,結果遭秦反攻。前279年楚國被秦軍於鄢之戰(今湖北宜城東南)大破,幾十萬軍民被白起放水淹死,前278年連首都郢也被秦將白起所攻陷,被逼遷都到陳,楚國詩人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前241年,楚國又遷都到壽春,躲避秦軍,再也沒有能力對抗秦國。
2008-09-09 22:15:25 補充
秦的統一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秦昭王接納,于前262年出兵伐韓,切斷上黨郡與韓都城新鄭的聯繫。韓國欲將上黨郡割給秦國,但是上黨軍民不從,向趙國求救。趙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聲援上黨。前260年,秦大將王齕奪取上黨,與廉頗軍在長平對峙,雙方僵持達四月之久。秦施以反間計,使趙國以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將領趙括代替廉頗。秦國同時秘密調來大將白起。長平之戰以趙軍慘敗,四十五萬降卒被活埋為結局。
2008-09-09 22:15:35 補充
前258年魏信陵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信陵君也於後來率軍於函谷關外大勝秦軍,但這些小敗仗也不足令秦國衰落,秦國最後把六國一一消滅。前256年,周朝周赧王病逝。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滅掉位於鞏邑(今河南鞏縣)的東周公,周朝不復存在。前230年,韓國首先被秦國滅亡。前225年,魏國被滅。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趙。前221年,滅齊,統一中國。
2008-09-09 22:17:50 補充
文化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1.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 2.墨子(約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 3.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韓非(重法,法家集大成者)、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的法家自立一見,厲行嚴刑峻法。
2008-09-09 22:18:09 補充
4.張儀、公孫衍、蘇秦和范雎等縱橫家,以謀略游說天下。 5.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為儒家在秦後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6.許行的農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 7.惠施、公孫龍、鄧析子等名家主張辨別「名實同異」的邏輯。 8.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發展道家的無為而治。 9.鄒衍(約前305年—前240年)的陰陽家提倡「五德終始說」。
2008-09-09 22:18:19 補充
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說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 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事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孫臏兵法》、《鬼穀子兵法》、《吳子兵法》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2008-09-09 22:18:51 補充
農業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農業的生產在春秋末戰國初得到了飛躍發展。鑄鐵冶煉技術和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鐵制的農具得以普及,進而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上升到了另外一個台階。
2008-09-09 22:19:41 補充
農作物以及漆園、果園等的分佈糧食作物的種類 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有「五穀」、「六穀」或「九穀」等稱謂。稷是小米,五穀之長,是北方人的主食,禾是糧食作物的統稱, 前人對於黍和稷的認識很不一致, 麥有大麥和小麥之分,而小麥分為春小麥、冬小麥:春小麥是在春天播種,秋天收割,冬小麥在仲秋播種,孟夏收穫。冬小麥在春秋時代的到了推廣,進入戰國時代,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冬小麥已經是和普遍了。豆在戰國之前被稱作「菽」,有大菽與小菽之分, 大豆(大菽)因其抗旱能力強,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可在春秋兩季播種,成了人們的主食,麻也是古人的一種糧食。
2008-09-09 22:20:09 補充
土壤分辨和田地的等級 土壤的肥沃與否與收成的好壞有密切的關係,戰國時人們根據土壤不同的色澤、性質、和肥沃度有壤、埴、墳、壚、黎、塗泥等之分。壤有有黃白兩種,墳也分黑白赤等。著于戰國時代的《禹貢》曾對當時各地區的土壤情況作了描述,包括土壤大類型,田地的等級。糧食作物的分佈 蠶桑業的發展及麻的分佈
2008-09-09 22:21:35 補充
農業生產技術1.施肥技術 2.一年兩熟制的推廣 農業生產、管理及政策*農業理論
2008-09-09 22:22:30 補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90907384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請問東非的索馬利亞為什麼會有內戰

恐怖主義的溫床-索馬利亞By巫莫夫--------------------------------------------------------------------------------為何布希政府擔心索馬利亞的恐怖主義問題?因為索馬利亞是個混亂、窮困、戰亂不斷且無中央政府的伊斯蘭國家,美國國務卿Colin Powell表示,恐怖分子的勢力可能滲入某些陣地,我們並不希望發生此事,此外,美國政府官員指出賓拉登旗下的蓋達恐怖網路受到索馬利亞回教基本教義派支持,在索馬利亞組織訓練營,美軍在那裡也受到威脅,1990年代初期聯合國在索馬利亞展開人道援助任務。  賓拉登及蓋達的其他領導人藏匿在索馬利亞?這是可信的,但首先他們必須到達那裡,索馬利亞不同於阿富汗,沒有受到蓋達關鍵人物的重視,專家表示,第一,當索馬利亞像阿富汗同樣大時,它的地形缺乏像阿富汗那樣多的自然隱匿處,第二,索馬利亞的社會較為世俗化,對塔利班風格的原教旨主義也不熟悉,第三,務實主義讓索馬利亞的地方政府樂知美國幾千萬美元的援助高於接納蓋達組織的領導階層。  美國對索馬利亞的恐怖主義威脅有那些作為?到目前為止,美國海軍在阿曼的航空基地曾派出軍機在索馬利亞上空進行偵察任務,國際間的艦隊也在監控海上交通,同時,美國軍方的官員曾和索馬利亞的部落領袖及官員在鄰國衣索匹亞會談,較資深的布希政府官員不斷表示索馬利亞在未來可能成為反恐戰爭的另一個戰場。  蓋達組織在索馬利亞有顯足的名氣?大概有些名氣,布希政府懷疑蓋達組織和索馬利亞當地的回教激進份子有聯繫,但我們不知道它們的聯繫關係有多緊密,Davidson大學的索馬利亞專家Ken Menkhaus曾寫說現在沒有恐怖分子基地和訓練營在索馬利亞,但在注意和了解911事件後,這可能是個謊言。  有多少蓋達成員在索馬利亞?我們並不清楚,索馬利亞估計約有12名蓋達成員和其同情者在國內,美國政府並沒有發表對索國內蓋達成員數目的估計,不過白宮擔心蓋達組織的成員逃離阿富汗並在索馬利亞尋找庇護所。  以前美國有干涉索馬利亞的事務?1992年George H. W. Bush總統派遣美軍部隊至聯合國支援的人道救援任務中作為先鋒,以減輕索馬利亞的饑荒,但美國自1993年有18名美軍在當地陣亡及進行追擊索馬利亞軍閥Muhammad Farah Aidid的活動後便與索國關係疏遠,此事最後被拍成電影"黑鷹計劃",在美國介入索馬利亞內戰期間,電視上曾出現美軍屍體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被拖行的畫面,後來柯林頓總統下令美軍撤離。  蓋達組織與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遭到攻擊的行動有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根據1998年美國控告賓拉登和其他蓋達成員中,表示蓋達組織發佈宗教赦令Fatwa,聲稱聯合國在索馬利亞的人道計劃為美國的侵略行為及呼籲穆斯林對美軍進行攻擊行動。
相關詞:
美軍索馬利亞行動,
索馬利亞,
索馬利亞美國,
索馬利亞戰爭,
抹大拉的馬利亞,
超級馬利,
馬利歐,
蒙哥馬利,
抹大拉馬利亞,
馬利兄弟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0212407

美軍在索馬利亞的黑鷹墬落事件中的愛琳行動詳細是?

IRENE是執行任務的代碼並非任務名稱
請參考本人以前的解答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2618130
這次行動的正式名稱為"哥德巨蛇"
哥德巨蛇的目標~~
是要逮捕索馬利亞的超級大軍閥默罕莫德.法拉.愛迪德的私人顧問以及官員
就在任務即將圓滿達成的時候
一架執行掩護任務的MH-60黑鷹特戰突擊直升機被民兵擊落
整趟任務就進入了不可收拾的階段
不久後另一架救援直升機也在市區被火箭彈擊落
至此美軍已經無法成功撤離了
美軍的救援車隊又在市區迷路外加路障阻擋根本到不了墜機地點
這趟任務美軍損失20人其中160夜航者陣亡5人(3名飛行員以及兩名機槍手)~
遊騎兵陣亡8人(1名搜索救援部隊陣亡,車隊陣亡4人及CHALK陣亡3人)
三角洲部隊共損失6人(除Shughart and Gordon~有一名叫Earl.Fillmore的三角洲隊員在帶領遊騎兵趕往SUPER 61出事現場的途中被打死,一名叫馬特.羅爾森的三角洲隊員被打死在迷路的悍馬上,一名叫Dannel.Bush的隸屬與搜索救援部隊的三角洲隊員(也可能是空軍的PJ)搜救部隊在SUPER 61現場被打死)~除了行動當天陣亡的18人和數月後死在德國的那名美軍第十山地師的士兵外還有一名叫Matt.Rierson的三角洲隊員在行動後的第二天出去搜尋生還未歸的同袍和戰死同袍的遺體時被埋伏的民兵用一發迫擊炮彈炸死
美國陸軍第160夜航者直升機隊損失MH-60L黑鷹直升機兩架(Super 61 and Super 64)以及一架黑鷹直升機重損(Super 62)~~全都是被RPG"K"中的
-----------------------------------------------------------------
第十山地師的士兵是平白無故坐在裝甲運兵車裡結果天才駕駛開錯路被民兵用RPG攻擊而受傷的,因為是同一項任務所以傷亡名單一起算
他不是三角洲,他是第十山地師,我是說"除了.........以外"
第二天被炸死的MATT被列入哥德巨蛇的陣亡名單是因為執行同一項任務就像第十山地師的士兵一樣
他在途中就被炸死了~怎麼會有斬獲
幾名美軍的遺體最後是大軍閥愛迪德自己交出來的
你的國文要加強囉
參考資料 自己
相關詞:
美軍索馬利亞行動,
索馬利亞,
索馬利亞美國,
索馬利亞戰爭,
抹大拉的馬利亞,
超級馬利,
馬利歐,
蒙哥馬利,
抹大拉馬利亞,
馬利兄弟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421739

大拉的馬利亞-----到底是誰?

大拉(Magdalene)係加利利海西岸提比哩亞西北一村莊,這位馬利亞曾被七鬼附身,蒙主憐憫,施恩驅趕得癒(路8:2; 可16:9)於主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就與其他婦女一同跟隨服事主(太27:55; 可15:41)她在十字架旁目睹主被釘致死(太27:56; 可15:40; 路23:49; 約19:25);她和其他二姊妹買了香膏,要膏主的身體(可16:1; 路23:56);她和主母坐墓前(旁)親見主的埋葬(太27:61; 可15:47);最後,過了安息日,她和主母親眼看見墓的大石輥開,主的復活,並將主復活的信息,迅速傳告十一使徒及眾人(太28:1-10; 可16:2-8; 路24:1-2; 約20:11-18)。有此一說: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原為一淫蕩的女人,被眾人欲亂石投死時,耶穌經過,法利賽人為抓住耶穌的把柄,問他說:「這女人犯行淫之罪,照摩西律法應亂石投死,你說該怎辦?」耶穌說:「你們當中沒有罪的,就可以拿石頭打她。」眾人棄石而去。耶穌後對碼倆說:「我也不會定你的罪,你走吧,從此別再犯罪了!」(約翰福音第八章3-11節)〝受難記-最後的激情〞中是這樣演的,但聖經中對這位行淫之女子並沒有指名道姓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但後人多如電影般認為是如此。第一位看到復活後的耶穌:馬利亞發現耶穌的屍體不見了,在園子裡傷心地哭,復活的耶穌喚她的名,馬利亞叫道:「老師!」後欲拉住他。耶穌說:「你不要拉住我,因為我還沒上到父親那裡去。你去告訴我的門徒說:『我要去上見我的父親,也就是你們的父親;去見我的上帝,也就是去見你們的上帝。』」(約翰福音第二十章11-18節)這樣的表現使很多後代藝術家產生遐想,以此景為畫作(詳見《新約聖經名畫》)。到底馬利亞的身份是什麼?這樣的對白常讓人認為馬利亞與耶穌的關係分比尋常。
參考資料 聖經
相關詞:
抹大拉馬利亞,
索馬利亞,
馬利亞,
索馬利亞戰爭,
聖母馬利亞,
索馬利亞美國,
美軍索馬利亞行動,
蓮娜馬利亞,
撒馬利亞,
美軍在索馬利亞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110683

何為西發利亞條約?

1618年歐洲發生了一場極為著名的"三十年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神聖羅馬日爾曼帝國"皇帝費爾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 II ,1578-1637)一心一意要使帝國內的各邦國都恢復天主教信仰,使帝國的信仰一致。由於他拒絕給波希米亞境內的誓反教徒某些特權 讓步,導致誓反教徒的反抗。他派兵鎮壓不成,引爆了戰事。戰爭初期,皇帝節節勝利,1629年,他頒佈法令,要求自1552年以後帝國內部天主教徒遭充公的産業悉數歸還。這一道命令更引起誓反教徒的不滿,他們紛紛 天主教的法國國王及誓反教的瑞典國王結盟,以對抗帝國皇帝。於是戰爭擴展到全歐洲。 這場戰爭原本就不全是宗教性質,到此更成了政治性的交相攻伐。最後演變成法國和奧斯堡王朝雙方的歐洲爭霸戰。經過當時教宗的斡旋調解,雙方終於在1648年在德國的西發利亞(WESTFALIA)簽訂了和約。
影響:
誓反教徒仍然保持他們在1618年戰事發生之前所擁有的一切,而加爾文教派也在帝國境內獲得正式的承認。在政治上,"神聖羅馬日爾曼帝國"終於分裂成三百四十三個獨立小邦,帝國只成了虛名而已。每個小邦國的臣民依然必須信奉君王的宗教,而君王也有改革國內宗教的權利。換句話說,每個王公都成了真正的宗教獨裁。當時的教宗依諾增爵十世對西發利亞條約中有關宗教的條文表示抗議,認為這些條文不道德,相反宗教的精神 原則。無奈,這時的教宗已在國際政治上不再具有影響力了。
參考資料 天主教在線
相關詞:
西發利亞和平條約,
抹大拉的馬利亞,
馬關條約,
不平等條約,
凡爾賽條約,
南京條約,
美日安保條約,
條約體系,
天津條約,
馬斯垂克條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52814579

馬關條約條文內容

內容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1802758 超詳細影響 - 清帝國與日本國因甲午戰爭簽定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在中國歷史上是中國喪失東亞霸權的開端,也是中國步向改革與革命之爭的契機。但是,無論改革或革命,都沒有給中國帶來新的希望,魯迅對中國國民性的失望勿寧是起自對革命的懷疑。在台灣歷史上馬關條約則是被賣與自我認知交錯的開始。被賣乃源於大中國(中原)中心主義者視台灣為邊陲,是中原中心主義者的負荷,一如越南給中國的負荷一般,所以棄置時反抗中原的台灣,等於卸下了身上的負荷。然而,歐美與日本這些近代形態的國家,反而承認台灣是鳥語花香的美麗島,與 中國的認知相當不同。  因此,大清帝國急著把台灣送給日本,馬關條約可以說是第一回出售台灣的單據,永懷大清的台灣民主國表面上是尋求不被異族統治的獨立之道,其組成份子則為清國到台灣做官的人員如唐景崧與劉永福之流,以及科舉及格的台灣士紳階級;他們的清國心勝於台灣情,建民主國只是為大清抵制日本的殖民,而非建立屬於台灣人自己的國家,其年號「永清」就是明顯的象徵。因為缺乏永續的台灣心,只是局勢不可為,自然棄台灣如敝履,紛紛逃往中國。台灣再度被這批永懷大清的中國中心主義者出賣。所以,不管拘於何種理由––維繫地方勢力或既有利益––,不管被稱為「土匪」或抗日份子,真正對殖 民政權加以抵制的還是和台灣這塊土地有感情的人。  一般認為,馬關條約讓台灣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事實上台灣在大清帝國時期也一樣是殖民地,大清對台灣的觀點,旅台做官者對台的剝削樣態,歐美國家關心台灣才逼使清廷在台建省的被動情勢,在在都證明台灣在大清時代的殖民情境。若以孫文等將滿族視為異族的觀點來看,台灣的漢族當然也是滿族殖民的對象。大清帝國把殖民地台灣割讓給大和民族,當然不會有所吝惜。若從這個觀點來看,自馬關條約以後,台灣與中國已各自展開了脫離殖民地自我建構的獨立之道。中國方面,漢族經辛亥革命脫離了滿族的殖民統治,又自我中心把滿、蒙、回、藏等締結為一,組成中華民族,做為中華民國(簡稱中國)的建國基礎。在台灣的漢族則與中國毫無關聯地自我展開抗日的脫殖民地運動,並且逐漸形成以台灣意識為基礎的島 國意識。  大清時代,台灣是閩粵各鄉人馬到台拓墾的時期,所呈現的是活潑的動態社會,爭執械鬥自然難免;大清政府無法強力掌控下,各社會集團各自為政的現象依然極為明顯,馬關條約簽定後的武裝抗日分別進行,沒有進行全島性的聯合,可以為 證。這跟戰後二二八幾天內就形成全島性的反抗,相當不同。  馬關條約後,台灣人民連續被出賣了兩次;日本政府也以國籍選擇來考驗台灣人,當然也希望台灣人全部「回歸」中國,騰出台灣的天地給日本人移民。但是,台灣人民卻出乎日本政府的意外,居然只有幾千人遷出台灣,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認同了台灣。往昔,台灣人民在大清的無政府狀態下,只有社會內部的族群或集團之分,而無以台灣島為中心所形成的內外之分。日本的殖民統治卻讓台灣人民感覺到了內外之別。而內外之別又很吊詭地和中心與邊陲關連在一起。例如,當時稱日本人為內地人,此內地含有大和民族中心論之意,於是台灣變成邊陲,而此邊陲又自我主體化,變成了「本」島人,日本人反被疏離出去,變成與台灣人不同的異族。這種內外意識逐漸強化後,台灣與日本的差異意識乃形成台灣視日本人為「四腳」的差別意識,極端的台灣意識。日治後期強迫性的皇民化運 動,可以說是要抹除此一差別意識的另一極端表現。  日本明治維新後,強力推行本質主義政策。資本主義化的基本原則是把一切都變成可交易的商品。這些商品也必須有一體性的交易網路,所以必須積極推動以交通運轉為主的基礎建設。日本在國內從明治維新後即積極展開此一資本主義化政策。日本殖民台灣之初,雖強調「日本工業,台灣農業」,依然沒有脫離資本主義化的範疇,要剝削台灣更不能免於此。後藤新平的土地改革雖是明治初期土地改革的翻版,也不外是要把土地商品化;縱貫鐵路的舖設和橫向小火車的連續,都讓台灣形成了一體的剝削網絡或交易網絡。這些措施更助長了內外之別的自我意識之形成。文化協會與農民組合的全島性串聯,也 許可以說是此一台灣意識的呈現。  馬關條約是台灣漢族和中國的漢族各自追求自己幸福的分歧點。中國漢族推翻滿族,建構新的中華民族,做為新國家– –中華民國及其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礎,與台灣沒有太深的關係。台灣漢人脫離滿族統治後,進入大和民族的殖民統治,而與大和民族形成內外之別,激發了台灣人自我主體化的契機。台灣人也開始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因不能充分認知馬關條約以來與中國漢族已形成不同的「民族」(nation)意涵,竟為同族(race)意識所魅惑,再度淪入同族殖民的悲慘境域。馬關條約給我們的教訓是不能把希望寄放在別國的善意上 ,追求中國的善意將變成二二八的夢魘。
參考資料 知識+
相關詞:
馬關條約的影響,
馬關條約台灣抗日,
馬斯垂克條約,
不平等條約,
凡爾賽條約,
南京條約,
美日安保條約,
條約體系,
天津條約,
西發利亞條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1518314

馬關條約為何要叫”馬關條約”

回溯百年前的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及其子李經方與日方辦理交接時在敵人面前萬般推諉、卸責,不僅盡力撇清與台灣的關連,甚至鼓煽敵人,「彈壓兇橫的台民」,充分顯示中國政 府鄙視、棄置台灣的心態。需先了解馬關簽訂歷史背景.先將歷史拉回到光緒元(一八七五)年。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朝鮮的宗主國,光緒元(一八七五)年,當時的朝鮮國王李熙還年幼,由其生父李是應攝政,是為「大院君」。李是應為人守舊排外,尤怨惡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那副囂張不可一世的嘴臉,竟下令:「與日本交涉者,處死刑」。這一年,有艘名曰「雲揚號」的日艦,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進行海域測量。朝鮮人一見日艦,竟在排日情結下,不分青紅皂白地發炮攻擊。雲揚號當然不甘示弱,不但全力應戰,還以精湛的火力反擊,摧毀對方砲台,攻陷永宗城。在此危急情勢下,身為朝鮮宗主國的清政府,理應出面干預,但清廷怯懦、無能,反而在日方專橫之下,落入日本人的圈套,雙方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關於此事件的來龍去脈,羅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此書中,有段詳細的記載:「光緒元年秋,日本以兵艦突入朝鮮江華島,毀其炮台,焚永宗城,殺朝鮮兵,掠軍械以去。復以兵艦駐釜山,要盟。方副島種而之來議也,乘間語總署,朝鮮是否我屬國,若為屬國,則由我主朝鮮通商事。總署答以朝鮮雖我藩屬,而內政外交,聽其自主,我朝向不與聞。……至是,日本以兵脅朝鮮,而遣開拓使黑田清隆為全權大臣,議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鮮議約。二年春,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互派使臣,並開仁川、元山兩埠通商,日艦得隨時測量朝鮮海岸,中國視之漠然也。」光緒八(一八八二)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朝鮮自江華島事件後,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是為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是應為首。因國王李熙妃閔氏及其族與李是應不睦,李是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崛本禮造。日本乘機出兵干涉朝鮮內亂,清廷亦出兵往援。亂平,中國與日本皆駐軍漢城。光緒十一(一八八五)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規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光緒二十(一八九四)年三月,朝鮮東學黨黨魁崔時享,於金羅道聚眾起兵叛變,號召殺日本人及政府權貴,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趕赴朝鮮,屯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亂平,要求中日同時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但被清廷所拒。六月,日軍突然衝入王宮,囚禁國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是應主國事。李是應為報光緒八(一八八二)年遭清廷誘捕,將其囚禁中國保定之恨,不經思考,馬上答應為日本效力,並下令驅逐在朝鮮的所有華人出境。李鴻章眼看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馮玉崑速速由大東溝登陸,進駐平壤;另調陸軍十餘營,乘英輪高陞號趕赴牙山,並派出八艘北洋軍艦護送,沒想到半途竟遭日艦截擊,潰遁而逃,清軍溺死千百餘人,日陸軍乘勝又轉攻牙山,清軍大敗。七月(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清德宗載湉下詔對日宣戰,掀起一場攸關台灣命運的戰爭,雖然戰場遠離台灣甚遠,但台灣卻須承擔、飽嚐這場戰爭的禍果。從光緒二十(一八九四)年七月爆發中日甲午戰爭開始,短短三、四個月,清軍連連失利,損失慘重,逼得清廷連忙央請美國出面試探調停。結果,不但被日政府所拒,反而變本加厲;日軍渡過鴨綠江、侵入遼東,大連、旅順相繼失守,清政府苦心經營所建置遺留下來的新式砲台、槍械、船塢等,全部資與日敵。日軍更在旅順展開瘋狂大屠殺。對於此事件,美國報紙曾指責道:「日本為一穿著文明外衣,而具野蠻筋骨的怪獸。」此期間,北洋艦隊雖奮力守衛,但正如國父孫中山先生上書直隸總督李鴻章書中所說的:「圖強之策,非僅依船堅砲利,必求其人盡其財,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但李鴻章置之不理,結局是:光緒二十(一八九五)年元月,北洋艦隊全垮,清廷了悟大勢已去,馬上指派總理各國事衙門大臣戶部侍郎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前往日本廣島議和,卻被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以「全權資格不足」之理,拒絕和議,並謂:中國如有誠心求和,「必委其使臣以確實全權,選擇有名望官爵,足以擔保實行條約之人員當此大任。」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二月),清廷授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十四日(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李鴻章以全權大臣身份再赴日本廣島與日本全權大臣議和,李鴻章要求先停戰,伊藤博文反要求清政府以大沽、天津、山海關為質,雙方焦聚不夠,談判沒結果。逮至第三次會議時,伊藤表示,日軍正準備進攻台灣,明顯表露日本想獵取台灣的野心。會議結束,李鴻章由春帆樓返回行館途中,遭日人小山豐太郎狙擊,李鴻章左頰中彈,昏厥,日方為免受世界輿論指責,始允先停戰議和。議和期間,清政府千方百計想運用國際關係,來挽救只賠款不割地的議和條件,但在日人咄咄逼人之下,終被迫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與日簽訂「馬關條約」。清廷承認朝鮮獨立;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割讓與日本;賠款二億兩;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由於遼東半島地理位置特殊,影響多國權益,因此俄、德、法三國駐日本公使,同時向日本提出備忘錄,勸告日本不得佔領遼東半島;俄太平洋艦隊及西伯利亞陸軍亦悉行動員,示將一戰。在此強硬干預下,日本不得已宣稱放棄,而由中國加償軍費三千萬兩。有關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狀況,明白記載在「馬關條約」第二條之內:一、略(遼東半島部份)二、台灣全島及其附屬諸島嶼。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威治東經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緯十三度至十四度間的各島嶼。第五條亦有如下之文字:「日清兩國政府於本約批准交換後,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員赴台灣省,實施該省之讓渡事務,但需於本約批准交換後二個月內,完成上述之讓渡。」林子候先生在試論<甲午戰爭在近代史上的重要性>一文引述傅啟學的《中國外交史》和柳克述的《近百年世界外交史》的內容說:「綜觀馬關條約的內容,可謂十分苛刻。以賠款說,鴉片戰爭賠款二千一百萬元;英法聯軍之役,對英法各賠款八百萬兩;向俄國收回伊犁,賠款九百萬盧布;……而對日本此次的賠款,竟超過中國歷年賠款的四倍以上。以割地說,鴉片戰爭僅割讓香港一島;中法戰爭僅承認越南獨立,但此次條約,不僅承認朝鮮獨立,而且割讓中國的領土台灣和遼東半島;以及在中國通商口岸從事各種製造工業,更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最大致命傷。……自馬關條約有此條款後,各國皆援最惠國之待遇,一律共享;於是中國工業,全被帝國主義的資本所壓倒,不能抬頭。以另訂新約來說,以中國與泰西各國現在約章為本。從此日本人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及各國所取得的一切權利。以內河航行權來說,四國天津條約,中國允與外人的內河航行權,只限於長江自漢口以下,現在則不但擴充至漢口以上,且到重慶,並且還允許外輪航行自吳淞江以至蘇州、杭州兩地的運河,我國內河航行權,至此喪失無餘。」 大日本帝國大皇帝與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為訂定和約,俾兩國及其臣民重修平和共享幸福,且杜將來紛紜之端,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位勳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勳一等子爵陸奧宗光、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芳為全權大臣,彼此較閱所奉諭旨,認明均屬妥實無闕,會同議定。各條款開列於左:第一款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決。第二款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略)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列各島嶼。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三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第三款(略)第四款中國約將庫平銀(註4)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該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六個月內交清。第二次五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後十二個月內交清。餘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遞年之款,於兩年內交清。第二次於三年內交清,第三次於四年內交清,第四次於五年內交清,第五次於六年內交清,第六次於七年內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約批准互換之後起算。又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無論何時應賠之款或全數或幾分,先期交清,均聽中國之便。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三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息金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餘仍全數免息。第五款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兩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便變賣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均宜視為日本臣民。又台灣一省應於本約批准互換後,兩國立即各派大臣至台灣,限於本約批准後兩個月內交接清楚。第六款(略)第七款日本軍隊現駐中國境內者,應於本約批准互換之後三個月內撤回,但須照次款所定辦理。第八款中國為保證認真實行約內所訂條款,聽允日本軍隊暫行佔守山東省威海衛。又於中國將本約所定第一、第二兩次賠款交清,通商行船約章亦經批准互換之後,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確定周全妥善辦法,將通商口岸關稅作為剩款並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軍隊。倘中國不即確定抵押辦法則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應不允撤回軍隊。但通商行船約章未經批准互換以前,雖交清賠款,日本仍不撤回軍隊。第九款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將是時所有俘虜盡數交還。中國約將由日本所還俘虜,並不加以虐待或置於罪戾。中國約將認為軍事間諜或被嫌逮繫之日本臣民,即行釋放,並約此次交仗之間所有關涉日本軍隊之中國臣民,概予寬貸,並飭有司不得擅為逮繫。第十款本約批准互換日起,應按兵息戰。第十一款本約奉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批准之後,定於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即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在煙台互換。為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馬關條約締約一百週年,也是終戰後五十週年。百年前,大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置台灣居民的意願於不顧,事後亦無任何善後之措施。事實上,在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之前,中國政府從未有效的統治過台灣,而且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在馬關條約時,已完全放棄。此後五十年,台灣人只有 逆來順受,承受異族的殖民統治。  馬關條約的簽訂,不曾有台灣人民參與,生殺予奪,全操持在他人手中。台灣的先烈雖勇敢地捍衛鄉土,但結果仍難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命運。馬關條約意味著中國對台灣邊陲之忽視,棄置不顧,而台灣人民卻仍「戀戀風塵」,始終感念大中國的「列聖舊恩」。過去四百年來,台灣未曾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永遠是作為達到其他目標的工具。在清朝眼中台灣是「化外之民,蠻荒之地」,更是「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可以隨意割讓的島嶼;日本殖民統治,使台灣人淪為二等國民;戰後,在國民黨統治下,又成了「反攻大陸的基地」,如今在國共兩黨的「一個中國」政策之下,台灣恐又將成為大漠沙文主義的犧牲品,台灣本身一直沒有存在的價值。因此,台灣人必須有所覺醒,能認清馬關條約後百年來 台灣的苦難歷史,毅然割斷禍貽子孫的「中國情結」。  回溯百年前的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及其子李經方與日方辦理交接時在敵人面前萬般推諉、卸責,不僅盡力撇清與台灣的關連,甚至鼓煽敵人,「彈壓兇橫的台民」,充分顯示中國政 府鄙視、棄置台灣的心態。  在無情無義的「祖國」態度冷漠而苛酷的封鎖大陸對台灣的一切支援,而在「無天可籲,無主可依,台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台灣民主國,雖只是曇花一現,但對台灣人,卻是難得的歷史考驗。當時中國已棄台灣於不顧,但台灣人卻仍是百般倚賴。易言之,中國已棄台灣於不顧,但台灣人卻仍是百般倚賴。易言之,中國已出賣台灣給強日本,而台灣尚在依戀、幻想中國皇帝「何忍棄之」的悲情中,而訂民主國年號為 「永清」,可見民主國時代「中國情結」之深,受害之慘。  推動台灣民主國的建立,而「心懷祖國」,幻想帝國主義列強支援的台灣士紳,與眾所擁戴的民主國總統唐景崧等一大批大陸官兵在「建國」之後不久即爭先恐後的逃走之後,只剩下台灣人中小地主與知識分子,為保衛自己的鄉土、財產及尊嚴,毅然起而聯合佃農與原住民,拿起原始武器--「竹篙菜刀」,去抵擋擁有近代化武器的日軍。先人的這種血汗,凝聚成抵抗外來政權的「台灣人意識」。其後五十年,備受日本殖民統治的歧視和剝削,但反日的情緒普遍而深入,啟發了台灣 人民特有的「國民意識」。  令人慨嘆的是,自馬關條約後不久成立的台灣民主國時代的「中國情結」,迄今仍未能完全割斷。多年來,這種被濫用,極為危險的「中國情結」,對整個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以致國民心理、價值觀念、社會倫理、教育制度,甚至政治生態,均被扭曲變形,而受了嚴重的打擊。因此回顧馬關條約以來台灣的行徑與歷史命運,必能瞭解「祖國」是靠不住的,其對邊陲的統治者心態,遠較異族為甚,此由二二八事變之發生即可得到印證。其實二二八事變亦為「中國情結」引發的禍害。當時台灣知識分子無不將台灣的政治腐敗歸咎於陳儀,一廂情願的以為中央政府必定會有改善,因此頻向南京政府陳情,但奉為救星的蔣介石卻派大軍來台灣,對台灣的菁英、民眾,施以「格殺勿論」式的,有計劃而無情的大屠殺,至此台灣人才真正的覺醒。足見戰前戰後,中國對台灣邊陲的統治心態絲毫未變。但亦因在此情況之下,台灣人才覺得應自己建立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思想。二二八事變給台灣社會最大的教訓,乃是決不可以「種族」去認同中國,必須以「命運共同體」的意識,作為認同的基礎。且必須認清中共是極具敵意而危險的外國 ,是唯一威脅台灣全體人民存在的國家。  際此馬關條約一百週年,回溯台灣這一百年來所承受的屈辱與創傷,歸根究底是來自「中國情結」,因此我們必須「割斷臍帶,成為自己的領航者」,徹底的切斷這種危險的「中國情結」,從而建立以二千一百萬人民利益為主體的國家與民主 社會。
相關詞:
馬關條約的影響,
馬關條約台灣抗日,
馬斯垂克條約,
不平等條約,
凡爾賽條約,
南京條約,
美日安保條約,
條約體系,
天津條約,
西發利亞條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208037

什麼是「中日戰爭」?誰跟誰打?

日戰爭可以指:
第一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國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戰期間中國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抗日戰爭
關於此次戰爭開始的標誌,有的歷史學家從發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有的則從發生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算起,但戰爭結束均以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的詔書為止
中日甲午戰爭,簡稱甲午戰爭,又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日清戦争),是清朝中國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目錄[隱藏]
1 起因
2 過程
3 結果及影響
4 主要戰役
5 參見
[編輯]

起因
中國日本之間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
[編輯]

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至8月1日中國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中日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編輯]

結果及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於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戰爭賠款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使中國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準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
[編輯]

主要戰役
豐島海戰
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
旅順大屠殺
威海衛海戰
臺灣軍民抗日之戰
[編輯]

參見
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世界戰爭列表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相關詞:
中日戰爭感想,
第二次中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大戰~甲午戰爭,
中日大戰,
中日之戰,
中日八年抗戰,
中日翻譯,
中日超商,
中日混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51406335

中日戰爭得由來?

中日戰爭可以指:
第一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國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戰期間中國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抗日戰爭
關於此次戰爭開始的標誌,有的歷史學家從發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有的則從發生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算起,但戰爭結束均以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的詔書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日甲午戰爭,簡稱甲午戰爭,又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日清戦争),是清朝中國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起因
中國日本之間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

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至8月1日中國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中日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結果及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中國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於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戰爭賠款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使中國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準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這是非政府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英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中國的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戰爭以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歷史評價
有觀點認為中國以2000萬人的犧牲,拖住了日本法西斯的在亞洲和太平洋的進攻,從而使蘇聯避免了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情況,也減少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區的壓力,從而保證了同盟國西線的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現代史的歷史研究曾因為冷戰和意識形態的原因較為忽視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戰場的作用,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和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用正在被西方學者所重視,相關研究工作也逐漸有所增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6%97%A5%E6%88%B0%E7%88%A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8A%97%E6%97%A5%E6%88%B0%E7%88%AD#.E5.8E.86.E5.8F.B2.E8.AF.84.E4.BB.B7
參考資料 我+維基百科=我整理的結果
相關詞:
中日戰爭感想,
第二次中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大戰~甲午戰爭,
中日大戰,
中日之戰,
中日八年抗戰,
中日翻譯,
中日超商,
中日混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61004791

日本統治台灣的歷史經過

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在《馬關條約》簽訂一百週年時,一些“台獨”分子趕到日本馬關春帆樓,公開感謝當年日本對台灣的佔領。他們之所以篡改日本侵略的歷史和本質,是因為他們日思夜想地要分裂祖國、爭當外國的附庸。他們懷念的殖民統治,到底如何?對台灣民眾來說,永遠忘不了那惡夢般的年月,永遠忘不了日寇在台灣實行殘酷統治的歷史。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殘酷統治日本佔領台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台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在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間,日寇為建立“殖民地體制”,用武力鎮壓和控制台灣人民的反抗,軍人專政,派出的軍人總督有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安樂貞美、明石元等7屆軍人總督;1919年10月至1936年9月,日本殖民當局以為殖民統治已經穩定,為把台灣建成“理想的殖民地”,軍人體制改為軍政分立制,派出了田健治郎、內田嘉吉、伊澤多喜男、上山滿之進、川村竹治、石塚英藏、太田政弘、南弘、中川健藏等9屆文職總督;1936年以後,為配合全面侵華戰爭的需要,恢復軍人總督,派出小木躋造、長谷川清、安藤利吉等3任軍人總督。不論文官武將,19名總督集立法、行政、軍事大權於一身,掌握了當地中國人的生殺予奪大權,個個都是殺人魔王,手上都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日本在台灣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總督府於1896年發佈了“關於施行台灣之法律”。這一文件編號為第63號法律,所以稱為“六三法”。“六三法”總共6條,它成為日本統治台灣的基本法。此法確定台灣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督的獨裁權力;主要內容是鎮壓抗日義軍和剝奪台灣人民的基本權利。1906年,頒布實質相同的“三一法”取而代之,兩法沒有根本區別,中國人遭受的苦難不僅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沉重。日本在台灣殖民統治主要靠軍隊、憲兵、警察維持,更多的是靠權大無邊的警察管制社會和民眾。1897年,日本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製訂了“三段警備法”。規定山澤地帶的治安由軍隊及憲兵負責;村落的治安,由警察擔當;山澤和村落之間,則由憲兵和警察共同戒備。這是一部由軍隊、憲兵、警察三者協力鎮壓統治台灣人民的殖民法。在日據時期,台灣民間嚇唬孩兒有一句慣語:“大人來啦!”所謂“大人”就是指當時的日本警察。1896年,第一批日本警察到臺。自此以後,以日本警察為主體的警察,成為伸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鬼魘,是直接屠殺台灣中國人的劊子手。日本警察遍及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台灣成為名符其實的警察社會。以1902年為例,全臺設有10個廳警察課、97個支廳、992個派出所,以後最多時各類警察機構達到1500餘處,警察18000餘人。在台灣的經濟發達地區,每隔2、3公里就有一個警察機構;每300人就配有一名警察。日本佔領下的台灣,可以說是日本警察的世界,在警察法西斯式的管制下,中國人的基本權利都被剝奪。為維持殖民統治,對中國人的任何反抗和不滿行為,日本殖民者一律予以殘酷鎮壓。1898年,日本殖民當局頒發“匪徒刑罰令”,全文8條,該“令”專門鎮壓台灣同胞的反抗,日寇殖民者根據此令殘殺了無數台灣同胞。在頒發“匪徒刑罰令”的同時,又實施“保甲條例”,規定保甲作為警察軍事統治的輔助組織。條例全文7條,規定10戶一甲,10甲一保,全保全甲內部連坐,保甲另外組織壯丁團,接受警察當局指揮、監督。到1943年,全臺共設保6074個,設甲58378個,控制戶數達50餘萬戶;壯丁團團丁最高時達到134613人。保甲制度作為日本殖民者對台灣民眾實行殖民統治的重要手段,其實質是用“以臺制臺”的方式控制和奴役當地中國人,保甲制度成為法西斯統治的基礎。日本殖民者十分害怕中國人的反抗。在日本人秋澤鳥川寫的《台灣匪志》一書中,把一切對日寇不滿、反對日寇的人士和言行,都歸入“匪”類,主張進行殘酷鎮壓。在日本殖民當局的法西斯統治下,中國人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權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隨時都有被扣上“匪”的罪名受到迫害。日本佔領台灣後,在以後較長一段時期內,台灣人民沒有停止反抗。日本宣揚全臺平定,但是台灣人民的反抗沒有停止,由正面抗戰轉為抗日遊擊戰。就在1895年11月28日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宣佈“全島完全平定”的十幾天后,北部義軍在這裡揭竿而起。林大北,台灣宜蘭人,劉永福舊部,12月28日,在大裏筒襲擊日軍分遣隊,打響抗日遊擊戰爭第一槍。林大北起義後,新竹胡阿錦,台北簡大獅、陳秋菊,宜蘭林李成,以及許紹文、江振源、陳瑞榮等義士起而響應,給予剛剛在台灣建立統治的日寇予沉重打擊。北部起義一直堅持數年,在戰鬥中林大北、詹振、簡大獅等義軍首領壯烈犧牲,義軍受到重大損失。在台灣抗日鬥爭中,涌現出無數個英雄,簡大獅就是其中之一。在反割臺鬥爭中,被稱為抗日三猛士之一,他參加北部起義後,多次率軍進攻台北,在宜蘭金包裏、堡礦溪等地堅持武裝抗日鬥爭。1899年間在日寇的圍剿下不得不退回廈門,後被清政府引渡給台灣殖民當局,1901年3月壯烈犧牲。抗日起義遍及台灣各地。北部起義開始後不久,1896年6月14日,中部義軍一千多人在雲林縣鬥門鎮東南10公里處的大坪頂集會,建號“天運”,改大坪頂為“鐵國山”,公推簡精華、柯鐵等為“十七大王”。他們堅持鬥爭達6年之久。1898年林少貓等抗日義士也舉起義旗。從台南大目降、潮州等地,到恒春、虎頭山,轉戰數年,在台灣南部豎起抗日大旗,極大的鼓舞了台灣人民的鬥志,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殖民統治。日寇當局也對抗日起義用盡了各種手法進行殘酷鎮壓。1902年5月25日,日本殖民當局在這些地方舉行“大掃除”運動。日本強盜為安定統治秩序,以給予官職、田產等獎勵為名,將北部、中部等地區堅持鬥爭的林火旺、陳秋菊、盧阿爺、林少貓等38位抗日義軍首領和5600多名抗日義軍官兵,騙到鬥六、林圮埔、土庫、西螺、他裏霧等地,舉行“總括性歸順儀式”。當儀式第一項“官民一齊攝影”進行完畢,進行第二項“鳴炮”時,日軍和憲兵對毫無戒備的上當受騙的“歸順者”開槍射擊,當場把他們全部處死。僅林少貓一家,被害的親人、親友就達231人,其中有40名是兒童。日本殖民者真是喪盡天良。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不會甘心充當亡國奴,日寇的大屠殺沒有征服台灣人民的心。1907年11月14日夜,新竹北埔月眉莊人蔡清琳,帶領民眾突然襲擊鵝公髻、一百端、長坪、大窩等日本警察分所和大坪派出所,殺死日本巡查、警察和其他日本人一百餘人;第二天,再攻北埔支廳,殺死支廳長渡邊龜作等50餘人。日本殖民當局從台北、台中等地調集軍隊、警察前往鎮壓,蔡清琳等9人被處死,受株連者達2000多人。此次起義在台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維持殖民統治,日本殖民當局隨意屠殺當地中國人。在1896年“大平頂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人,在1901年“後壁林慘案”中,屠殺中國人3473人,在1902年“噍吧年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餘人;在1913年12月間的“苗栗事件”中,屠殺中國人1200餘人;在1915年西來庵起義中,屠殺中國人數萬人。據有的學者統計,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被日寇殘殺的中國人達60萬人。這對當時最多只有500餘萬人的台灣來說,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大災難,日本軍國主義欠下了中國人民無數永遠也無法償還的血債。除了殘酷鎮壓之外,在日寇法西斯統治下,中國人毫無政治地位,以公務員為例。根據1944年的統計,台灣公務員總共84559人,其中中國人46955人。表面上看似乎中國人佔55%,事實上差別很大。任敕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簡任官)的只有杜聰明1人,而且他只是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並非行政官員;任奏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的薦任官)的只有27人,其中擔任行政職務的只有15人;任判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委任官)只有368人。除此以外,其餘都是雇傭人員。在警察中,中國人只有六分之一,但警級沒有超過“巡官”的。因此,中國人只是擔任低級職位和雇傭人員,供日本人驅使而已,成為日本殖民當局“以臺制臺、以臺治臺”的工具。瘋狂掠奪日本佔領台灣,是為了把它作為掠奪的對象。作為日本殖民當局法西斯統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進行瘋狂掠奪。1895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締規則”,強佔全臺94.15%的山林原野。3年後,時任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設置“臨時土地調查局”,頒布“台灣地籍令”、“土地調查規劃”,1901年實施“土地徵收規則”,1905年實施“土地登記規則”,根據這些法令,日本總督府強佔民田2700萬畝,日本財團強佔200多萬畝,也就是說台灣土地的四分之三落入日本殖民者手中。土地向日本殖民者手中高度集中,致使多少中國農民破產、逃亡。日本殖民者在台灣實施超經濟的剝削。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超經濟的剝奪。就土地稅一項,1905年收取地稅300萬元,1933年高達570餘萬元。就糧食來說,1900年稻米年輸往日本1400公噸,佔當年台灣米生產總量的0.46%;到1934年,年輸入日本51.5萬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40%以上。大米主要輸往日本,造成島內糧食嚴重缺乏,因而有“饑餓輸出”之稱,多少中國人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台灣豐富的物產也成為日本掠奪的目標。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台灣的制糖業更是成為日本掠奪的對象。殖民當局規定,蔗農生產的甘蔗只能賣給當地日本控制的制糖會社,台灣蔗農成為日本糖業資本家的奴隸,每斤糖的價格從1921年的11.6錢,下降到1937年3.2錢;每年90%以上的台灣糖輸入日本。因此人們說:“一部台灣糖業史,就是一部日本殖民史。”台灣糖的命運成為日本殖民掠奪下,台灣農業、工業、加工業的縮影。在日本殖民者的眼裏,台灣的即是日本的,必須無償提供。談及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至今有人為日本殖民者高唱頌歌,認為日據時代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的工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日本完全是為了在台灣建立殖民地經濟。台灣的大工業都為日本資本家獨佔,台灣工業是替日本工業製造初級產品和半成品,台灣工業只是日本淘汰設備、技術的集結地,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完全處於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日本在台灣的經濟管理部門成為吮吸中國人民膏血的魔鬼。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侵佔台灣的50年中,正是日本瘋狂對外擴張、發動侵略戰爭時期,因此台灣成為直接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的原料、加工基地。殖民同化日本佔領台灣,在搜括和掠奪之外,就是圖謀永久統治台灣,就是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動。任何一個中國人,誰也不會忘記日本殖民者在台灣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日本殖民當局從侵佔台灣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做起永久霸佔台灣的美夢,開始推行殖民強制同化政策。殖民同化政策之一是推行奴化教育。奴化教育主要措施有,一是推行差別教育和普及日語,在初級教育階段,重視日本籍學童,就讀的是“小學校”;輕視中國兒童,就讀的是“公學校”和“國(日)語傳習所”,高山地區的原住民兒童則進“教育所”,兩類學校相差很大,無論在什麼學校,都把日語當作基本語言。二是防止中國人接受高等教育。從中等教育開始,限制中國學生所學專業;高等教育更是明顯,主要由日本人獨佔,而且除了醫學專門學校及台南高等商業學校外,其他一切高等學校都在日本國內舉行考試。在1928年成立的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內,40年代日籍學生佔81.8%,而中國學生則有18.9%。教學內容更是以傳播殖民主義文化為主,有關中國的歷史、思想、文化均在排擠之列,以從根上切除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在奴化教育中,殖民當局規定每個中國學生必須有一個偏名,就是在名字的第二字之後加上班級數,然後再加一個“郎”字,因此李登輝就有過“李登三郎”、“李登五郎”等不淪不類的名字。後來李登輝起了一個正式的日文名字“岩裏政男”,而他的兄長李登欽則更名為“岩裏武則”。類似這樣變中國名字為日本姓名,發生在日寇發起的“皇民化運動”時,但是收效甚微。殖民同化政策之二是推行“皇民化”。日本佔領台灣的還一個目的,是為了把台灣作為侵略中國的前進基地,為此它們進行了各種努力。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為壓制台灣民眾的愛國熱潮,“培養忠良帝國臣民的素質”,把台灣建成進攻華東、華南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基地,日本第17任總督小林躋造在1936年9月到任不久,即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罪惡的“皇民化運動”,從一開始就遭到台灣人民的唾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久,1937年9月30日,日本殖民當局在台北市公會堂召開“(日本)國民精神總動員講演會”,臭名昭著的“皇民化運動”就此開始。主要內容是,進行親日思想宣傳和精神動員,極力消除台灣民眾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皇民化運動”進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1941年4月9日,殖民當局成立了“皇民奉公會”。奉公會由時任總督的長谷川清兼任總裁,自總督府到街莊都設有分會,並且均由當地的行政長官負責。此外,還成立了奉公團、青年學生報國會、青年奉公會、女青年奉公會、產業奉公會、核心俱樂部、模國挺身隊等名目繁多的週邊組織,作為推行“皇民化”的社會基礎和基本力量。要想禁止一種文化,首先必須禁止相應的語言、文字。禁止漢語,強制推行日語是“皇民化”的主要內容。就在“七七事變”前後,日本總督府下達了撤銷全臺學校漢文科、廢止各種報刊中文版的命令,同時頒布相應的懲罰措施,強迫台灣民眾學習、使用日語。在“七七事變”前後,台灣花蓮廳發佈訓令,規定公務場合如果不用日語者立即解職。在台灣許多地區,規定不學日語者徵收過怠金。各種苛刻的懲罰禁令數不勝數,甚至如果買車票時聽不懂日語,得到的回答是:“你不是皇民,買票要到後邊去。”在學校說一句漢語罰款一錢。日本殖民當局公開叫囂:“絕對禁止使用台灣語和漢文,不滿者滾回支那去。”禁止漢文漢字,是日本文化侵略中最毒辣的一招。日本殖民當局在禁止漢語漢文的同時,強行推行日語。1936年全臺強制設有日語講習所3832處,被迫參加的學生為205214人。1940年增加到15833處,學生763263人。到日本投降前夕,各地奉公班均開設夜間學習日語所,各類學生超過100萬人,這在當時5名台灣民眾中就有1人在學習日語。對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日寇也不放過,強行推行日語,僅1939年間就設立日語講習所265處,設立日語普及會11處。據有關資料顯示,台灣的日語普及程度有所提高,1936年為32.9%,1940年達為51%,1944年則為71%。這是日本總督府的統計,虛假的成份很高。“皇民化運動”不僅是從語言、文字上做文章,宣揚“日式文明”,還強迫中國人從生活習俗、宗教信仰、文化藝術、時令節氣等方面向日本方式看齊。為使台灣民眾生活日本化,嚴禁信仰民間的各種傳統宗教、神靈,燒燬台灣民間的諸家神靈,專設日本的天照大神,並且強令在10月27日各行各業都要祭祀;中、小學則規定每月1、8、15日都要按時參拜神社。每逢10月27日,在台灣各地就能看到這種情況,在日本警察、官員的監督下,台灣民眾來到設在各地的神社參拜。以清除流行於中國人民中間的宗教活動。在社會習俗方面,日本殖民當局下令撤銷春節等傳統節日;台灣家庭必須使用日本的風呂(澡盆)、便所、塌塌米,婦女必須穿和服;吃飯要吃日本料理;行禮要行日本90度的彎腰禮;結婚要在日本花嫁神前結婚;葬禮要採用大和安葬式。為減少中華民族的色彩,日寇當局下令禁演傳統的布袋戲、歌仔戲、歌謠,禁止漢文文學作品,組織演唱戲劇、青年劇、日本軍歌等,“灌注大和魂”,宣揚日本精神、日本軍威、國體明證、大義名分等。日本種種統治口號的改變,目的都是為了加緊在台灣的掠奪。推行“皇民化”也是如此,日本借機加緊對台灣人民的欺騙和搜刮。宣揚“臣道實踐”和“奉仕”,提出“全島無一人不為聖戰而勞動”,在產業領域組織起形形色色的“挺身隊”、“奉公隊”,榨取工人、農民的勞動成果;強迫開展“金報國運動”,發行“奉公債券”、“報國債券”,挨家挨戶搜括民間藏金。僅1944年,台灣負擔的日本軍費高達1.5億元,這全是靠明徵暗奪而來,成為日本維持全面戰爭的重要補充。為挖掉中國人身上的中國根,從40年代初期起,日本殖民當局又開始禁止中國人使用中國名字。1940年2月,日本殖民當局宣佈“恩準”台灣人改用日本式姓名。表示本人提出申請,只要經過知事廳長許可,即可以改變自己的姓名。事實上,改用日式姓名運動,卻是靠政治高壓強迫推行的。殖民當局設立更改姓名推進會,由警察脅迫改名,有一些漢奸當然求之不得,也有一些供職於殖民機構和日人公司的人,因為生存的需要也跟著改名。在殖民者的淫威下,1941年間改名的有71875人,第二年有約10萬人,日本投降時,同意改名字的人也極為有限。日本殖民當局為加速推行“皇民化運動”,對於全天候使用日語和日本化生活方式的家庭,則獎賞其為“國語(日語)家庭”,在當時緊張的物資供應下,享受比一般人更多的食物供給等優惠待遇,以從物質上進行誘拉。日本殖民者費盡心機推出的“皇民化運動”,從來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目標。這是因為日本侵略者要釜底抽薪,妄圖徹底割斷當地中國人的祖國情結,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人不可能忘掉祖國語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用漢文、漢語。祭祀、生活習慣很多是在民間和家庭中進行的,所以真正過“皇風生活”的台灣民眾幾乎沒有。改中國姓名為日本姓名的,只佔極少數。日本把台灣作為侵略中國大陸的前進基地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徵集當地中國人參加日軍侵略陣營。在“皇民化運動”後期,日本殖民當局則把徵集當地青年參加侵略戰爭當作主要任務。1943年實施陸海軍特別志願兵制,1945年實施徵兵制,由日本侵略者強徵入伍、為日本賣命而戰死的中國人達3萬餘人。至於在戰爭期間被日本強徵入伍的更是多達207183人,這還是根據日本厚生省的統計,實際上肯定超過此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4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