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龐統孔明的事實真相

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生於西元一八一年,卒於西元二三四年(蜀漢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四歲。在三國歷史中是赫赫有名的軍師。  孔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隱士,與龐統並稱「臥龍、鳳雛」,亦有人說是伏龍。與弟弟隱居在南陽避開戰禍,但由於劉備的三顧之情,這才不得不起身。  在孔明初出茅廬時,就立下一場場戰功,為劉備建下良好基礎。在赤壁之戰,孔明與周瑜的合作,使得曹操水軍在火計中敗退下來。有沒有「祭東風」是不確定的,可以知道的是,他在此一戰中,規畫戰略時間與和周瑜共商討,都十分重要。  同樣的,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仍然不符合史實。「三氣周瑜」、「借東風」、「空城計」、「八陣圖」等,在正史中都沒有記載。不過孔明將兵法發揮得淋漓盡至,這些倒是有目共睹。幾次魏軍的追擊,以及吳軍的壓迫,都在孔明的機智之下化解一場又一場的危機。吳軍後來崛起的人才──陸遜,才能不亞周瑜,也同樣無法勝過孔明的判斷能力。只是在後來,孔明用馬謖,以致失守街亭,大概就是他人生一大敗處。  最重要的就是與司馬懿的對峙了。在演義中描寫到了孔明對於司馬懿的忌憚,兩人在正式交鋒後,也在五丈原(今陜西眉縣西南近)一戰畫下模糊句點;能看得出的是,若孔明沒有病死,或許歷史又會有所不同。只是孔明與司馬懿事實上才能很難分出高下,畢竟兩人的處境都各有不同。  演義中,孔明如是鬼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實際上的孔明雖為舉世天才,但也並非完美。孔明在人們的印象中,不外是「忠心耿耿,愛軍愛民,精通兵法,無人能比」,甚至是大大有肚量的好人,但在另一方面來看會有很大的不同:在演義上,作者犧牲周瑜作對比,讓孔明成了頗有肚量,而周瑜成了小人的一個刻版印象出現。由於正史上的周瑜根本是和其描寫完全相反的,因此,孔明的柴桑口弔周瑜,是否有些為察軍情而做作的感覺?另外,孔明亦比周瑜更會妒才;據說當時曾有一個叫彭羕的人為龐統所薦而作官,孔明卻在劉備面前說了幾句話,讓劉備疏遠彭羕,甚至流放貶官;彭羕在抱怨後被殺了頭,而劉備仍不知情。另外,還有個叫廖立的人,被劉備重用,不過在劉備死後,孔明卻開始排擠他。此外,孔明為己而埋沒的人才仍不知凡幾。  在上述話語中,似乎孔明已被貶低,不過,孔明仍是個很有價值的歷史人物,為他所留下的「連弩」,雖後為馬鈞所改,但仍有所歷史意義,加上人本會有缺點所在,妒才自是正常現象,因此,孔明這麼有特色的厲害人物,在未來幾年也還很難落漠。
註:馬鈞,為製早指南車的人,後來改造孔明發明的「連弩」機。
  附:孔明與周瑜的情誼
  在謀士簡傳「周瑜」中有提到有關這兩人的情誼;事實上,奸詐帶狡猾的孔明,也是與周瑜十分要好,但願誠心相待的。在他與周瑜合作時,俸周瑜為兄長的孔明,常和其兩個人晝夜不休的談論天下時局與軍戰大事,跳過主麾界限,這兩人可說是無話不說的真心兄弟。只是,效忠的軍主一旦不同,就什麼也沒有了。孔明與周瑜的對立總是遲早,這兩人不必說,都已知道。「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不只訴說周瑜感嘆有孔明使他無法讓孫權吞蜀打天下,還表示出,他遇上孔明這個知己,讓他哀痛,因為兩人都是要交手的,總要反目成仇。對孔明來說,大概也是「既生亮,何生瑜?」了。周瑜為了天下大事,不得不下令追緝孔明,兩人的戰火爆發,不可收拾,看破茫霧後,兩人正式全力鬥智。輸的是周瑜,這或許已是定數。若這兩人非對立,友情上,是很可敬的。要說周瑜是不如兄弟的大哥,不如說孔明是反將大哥一軍得兄弟......  (謀士都是奸雄,周瑜不外乎也是,但,孔明總是略勝一籌吧。)
  附:孔明小傳
  小時候,孔明父母早逝,他便跟著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十七歲時,玄卒,孔明便和弟弟諸葛均到隆中臥龍崗搭草廬隱居。在建安十二年(西元二o七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時,孔明才只二十七歲。(另外,沒和孔明交到鋒就英年早逝,使得魏在赤壁大敗的郭嘉,初出茅廬時也是二十七歲。)後來得到姜維為傳人,傳其畢生所學,只是時間上不為盡用罷了。
稱號
軍師──在博望坡首次帶兵立功時劉備之俸
丞相──劉備以孔明為相建國,直到後主劉禪仍是
臥龍(伏龍)──隱居隆中臥龍崗之自稱與人尊稱
註:隆中,今湖北襄陽之西北近
親人
祖.諸葛豐(任漢司隸校尉)父.諸葛珪(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兄.諸葛瑾(孫吳麾下)弟.諸葛均子.諸葛瞻孫.諸葛尚岳父.黃承彥
 
重要事蹟年表
靈帝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年)──諸葛亮出生
獻帝建安三年(西元一九八年)──與弟在臥龍崗隱居
獻帝建安十二年(西元二o七年)──被劉備請為軍師
魏明帝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吳大帝黃武六年(西元二二七年)──開始北伐
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吳大帝黃武七年(西元二二八年)──街亭之戰用馬謖失守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大帝嘉禾三年(西元二三四年)──卒於五丈原
參考資料 http://www.mlsh.tp.edu.tw/class/101/s_02.htm

沒有留言: